第53章 禮成(1 / 2)

公孫言返回塢堡,稟報了公孫白一番。

隔了一日,公孫言又拿著大雁,開始上盧家門。公孫言這次上門,是問名。也就是問盧敏的大名。因為盧敏是出身於範陽盧氏,又是盧植這個大漢有鼎鼎有名的名士之女。所以盧植在其及箕之禮時為其取名為“敏”。

左傳雲:“禮成而加之以敏”。

畢竟在漢代很少有為女子取名者。一般隻有家學淵源的士族才會為其取名,當然像大才女蔡琰那樣取字的就更少了,即使是在世家門閥中也是鳳毛麟角。

問名與納采的禮儀一樣。所以,在公孫言的熟能生巧中,又很快的回到公孫家塢堡。告之公孫白盧敏的名。

然後,接下來就是納吉,納征,與取期。納吉與取期所帶的禮物都是一樣,一隻大雁。隻有納征的時候不同,以黑、紅兩色的五匹帛和鹿皮兩張作禮物。不過,這三者的禮儀與納采都是一樣。

在納期,也就是確定婚禮後,公孫白這邊,也開始吩咐公孫家的一眾下人做準備。一麵準備婚禮所需要的器具與祭祀品。另一麵又派人去邀請好友。

公孫氏是遼西本地傳承百年的士族,在本地盤根錯節,凡是公孫家的族人或是有關聯的豪強紛紛開始為公孫白的婚禮作準備。

同時,公孫白在幽州的好友,也就是鮮於輔兄弟。以及在令支縣為縣尉的李淩,劉悅等人。當然,那些與公孫氏有商業往來的一眾人,也在公孫白的邀請之內。

這婚前的禮儀,公孫白為了維護盧植臉麵,他不得不按照規矩,一一進行。這來回幾趟下來,一晃就是半個月。

不過,這半個月公孫白也沒有閑著。雖然這些婚前禮儀,都是公孫言在為他辦理。他自己則利用這段時間,將手下的郡兵中傷殘老弱者剔除,並已私人名義每人發放田三十畝,並保舉其為村中裏長。不到半個月。令支周圍百裏的村鎮布滿了軍中老卒。而且由於公孫白賜予的田地,各個更是對公孫白感恩戴德。紛紛表示,待自己家的崽子們長大後,定會報效大人。公孫白為自己的收買人心之舉成功慶幸時,也不免對著這些純樸的漢子感到可愛。

光和四年,四月初一。宜嫁娶,祭祀,遷居。是一個難得的黃道吉日。也是公孫白迎娶盧敏的大喜日子。

公孫白一大早,就在遼西都尉府的府邸後院中起榻。

這為公孫白為了婚禮,特意從公孫家塢堡搬到都尉府來。

主要也是為盧植嫁女方便。畢竟此時的盧植還住在他公孫氏莊園中。盧家嫡女嫁入公孫家,對盧植這個天下名士來說,多少有失體麵。所以,在公孫言向盧植取期之後,公孫言就主動向盧植稟明,由他搬進遼西都尉府,在都尉府迎娶盧敏。

有了公孫白的通情達理,盧植自然欣喜答應。

此時的公孫白戴好皮弁,穿著黑色袍服,與白色色裙。在洗漱一番後,一邊佩戴著玉佩,打開寢門。

寢門打開剛打開,一眾早在門外等候的下人,在公孫言等人的招呼下,向公孫白招呼一聲,拿著大小物件,走進了公孫白的寢房中。

在公孫白的注視下,公孫言先是讓人幫來一個特製的長案幾。然後讓早就把準備好的醯醬兩豆、肉醬四豆整齊並排在案幾上。

醯醬就是醋和醬的混合物,而豆,就是專門用來盛肉醬,醯醬的容器。這種器皿,一般平民之家,都是用木製而成。而公孫家此時,卻已經換成了銅器。

公孫白近前,看了兩眼這個六豆中的食物,特別是那四個盛有肉醬的大豆,口中的食欲頓時就飽了。這四個肉醬,都是用水熬製出來的,糊糊的裝滿一個大豆。

畢竟大漢此時的食物,一般隻有蒸和煮,那什麼炒,煎什麼的。根本就沒有看到過。公孫白雖然早已適應,但還是難免不喜歡其中味道。

正在忙碌的公孫言,根本就沒有時間來理會公孫白,於是,在六個打鬥全部蓋上蓋子後,立即拿來一塊長絲巾,把他們又全部蓋起來。

忙完這些後,公孫言又指揮家中下人,在案幾兩旁,各方黍稷兩敦,敦上都有蓋子蓋住。同時,在寢房的北牆下,又放置了一個酒尊。酒樽上放置兩個酒勺,並把勺柄都朝南方。並也在堂上房門東側,也置放了一個酒樽。

在酒樽的西麵,還放了一尊水,並用粗葛布為蓋上。酒樽的南邊,就放著篚,裏麵裝著四隻酒爵和合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