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舉辦已至末尾,盧植趁機向公孫白提出婚嫁之事。
“伯韜,汝既已成人,室內怎可無妻,汝之祖父已向老夫提及此事,老夫之長女去歲業已及箕。正是婚嫁。不知伯韜意下如何?”
公孫白聞聽此言心中喜不自勝,當下麵露喜色俯身拜道:“白何德何能能得老師垂青,想來師妹得老師教導,定是賢良淑德,天仙一般人物。白怎會不願,隻是不知師妹意下如何?”
盧植聞言撫須滿意一笑,“汝卻寬心,其中自有老夫為汝做主。”
公孫白大喜道“多謝老師!”畢竟做盧植的學生與做盧植的女婿完全是兩回事情。前者雖可的其臂助,但卻不會親近。而做為盧植的女婿,那麼其能從盧植身上得到幫助就越多。雖然士族多重利,然而,隻要公孫白能一直這樣表現下去,那麼盧植就絕不會輕易將這顆好苗子輕易放棄。反之亦然。
盧植聽到公孫白喊起老師,哈哈笑道:“不久,伯韜就該改口了”
說完也不等公孫白答話,盧植淡然而去。
待公孫白目送盧植離開後,又拿著酒樽,不斷的向一眾觀禮嘉賓敬酒。這是公孫白第一次戴冠參與宴會,所以,他的一舉一行,都必須麵麵俱到。
畢竟公孫白將來想要再進一步,就更不能失禮,已至將來給人留下話柄。
宴會結束後,公孫白將士族一一親自送到門外。
回到後院,把他要去盧氏女過門一事,向祖父稟報一番。
詩經有雲: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然公孫白父母早亡,隻有公孫卓一位至親,公孫白在得到公孫卓準許後,公孫白趁著太守趙苞,還在盧植那盤旋的機會,立即把趙苞請了過來。請他做公孫白與盧植聯姻的媒人。
趙苞對於公孫白提親,要他做媒人之事,自然是欣然答應。他如今還能安穩的坐在遼西郡當太守,與公孫氏的支持脫不了幹係,對於給公孫白做媒人一事,趙苞根本就沒有抵觸。甚至還向公孫白提出,在公孫白婚禮當日,他還來給公孫白當司儀。
對於公孫白來說,刑鬆這個兩千石的郡太守,能來給他當婚禮司儀,他當然是求之不得。漢代重禮儀,如果公孫家請的司儀身份越尊貴,那也就表明他對女方的越尊重。這也算是間接給盧植長了臉麵。
於是,第二日。
趙苞就帶著公孫家準備的禮物,親自上了盧植的大門。
而公孫白卓則又一次打開公孫氏的父廟大門,準備好三祭,又是一番禮儀稟告。
規定: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
同時,漢代婚禮,秉承周代禮儀。
周代婚禮,不僅是華夏曆朝曆代婚禮的原型,也是後來所有漢族婚禮,在禮製上的集大成者。
所以,漢代婚禮,它包括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
婚前禮又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五個步驟。而正婚禮包括:親迎,婦至成禮,合巹,餕餘設袵。婚後禮又叫成婦禮。它包括:婦見舅姑,舅姑醴婦,婦饋舅姑。
舅姑的稱呼在春秋戰國以前,就是男方父母。
而且,正婚禮又是整個婚禮中的重中之重。不像後世,隨著時代的變遷,把婚前禮與婚後禮給消減了,甚至是取消。當然,在一些農村,還有一些這樣的習俗。
所以,漢製婚禮的正婚儀式有:沃盥禮、同牢禮、合巹禮、拜堂禮、結發禮。而且都由讚者、司儀、執事等數人主持整個婚禮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