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劉曜任相國、主管軍事,手握兵權在長安鎮守。聽聞靳準叛亂,親自率領軍隊由長安出發赴平陽,行至赤壁(今山西河津市西北的赤石川),遇到了從平陽出逃的太保呼延晏與太傅朱紀。他們勸劉曜稱帝,劉曜也不推辭,自立為帝,改元光初,當時石勒駐守河北,劉曜封石勒為大將軍,同石勒成犄角之勢,進攻平陽。
石勒進攻平陽小城,平陽大尹周置等率雜戶6000投降,巴及羌、羯等部10餘萬落也相繼投降,石勒把投降的人遷移到自己管轄的郡縣內。不久,劉曜派征北將軍劉雅、鎮北將軍劉策統兵與石勒一起討伐靳準。靳準看對方勢大,派侍中卜泰到石勒那裏請求講和。石勒與劉曜都有招安的想法,便將卜泰關進囚車,送給劉曜。這一舉動讓平陽城內本不想歸降的將士們心灰意冷,士氣大挫。
劉曜暗中與卜泰結盟,讓卜泰入城招降其他將領。還托卜泰轉告靳準:“劉粲是亂倫的無道昏君,他殺得有功無過。隻要靳準肯投降,不但不治他的罪,還要給他記上一功。”
公元318年十二月,卜泰返回平陽(今山西臨汾),轉達了劉曜的意思。可是靳準心裏清楚,劉曜的親族都是被自己所殺。如果投降,隻怕是凶多吉少。因此,雖然堂弟靳明與侄子靳康催他投降,他卻一直猶豫不決。靳準的態度讓投降心切的族弟和部將們動了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