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斯就是這樣一個毫無準備而意外地失去了工作的人。多年以來,他從不考慮為將來儲蓄,花光了自己所有的工資。他絕望地說:"想起這些我就後悔,幾年來,如果我一天能夠存上一美分,持之以恒,那麼我現在應該有不少的積蓄了。想到自己以前這麼傻,我就要發瘋。現在這樣真是自作自受呀!"
細微的瑣事可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忽視點滴的積累是荒唐可笑的。
一分錢對你來說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它卻是財富得以生長的種子。
幾位年輕人從賓州的農業區來到費城,進入一家印刷廠工作。其中一位年輕人第一天就到一家銀行開了一個戶頭,養成了每周存款5美元的習慣。5年後,他工作的印刷廠資金周轉出現嚴重困難,麵臨立刻倒閉的危險。這個年輕人此時戶頭上正好有2 000美元的存款,他立刻取出錢來拯救這家印刷廠,也因此獲得了印刷廠2/3的股份。
年輕人入股後,同時也對印刷廠的管理進行了大膽改革。他采取了嚴密的節約製度,協助這家工廠償還了所有債務,從而走出破產的境地。在他的努力下,這家印刷廠起死回生,生意一天天好起來,最後發展為一家大型的印刷公司。現在,這位年輕人憑借他在公司的股份,一周分到的紅利,就比以前自己投入的2 000美元股金還多。
誰也不會想到,這位年輕人的成功,是由每周存幾元錢而引起的。實際上,有了一定的儲蓄,就多了一定的機會,當機會來臨時,就有一定的資金來做鋪路石引導你成功。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叫做《錢不是長在樹上的》,這本書的作者戈弗雷在談到儲蓄原則時指出:青少年朋友可以把自己的零花錢放在3個罐子裏。第一個罐子裏的錢用於日常開銷,購買在超級市場和商店裏看到的"必需品";第二個罐子裏的錢用於短期儲蓄,為購買"芭比娃娃"等較貴重物品積攢資金;第三個罐子裏的錢則長期存在銀行裏。
為了激勵自己存錢,你可以陪父母一起去銀行存錢,並請求父母以你的名字開一個戶頭。當你在鉛印的存單或存折上見到自己的名字時,就會感到自己長大了,變得重要了。銀行存錢的另一個好處是:它能使青少年朋友充分理解錢並不是隨便地就可以從銀行裏領出來,而是必須先掙來,把它存到銀行裏去。以後才能再取出來,而且還會得到多出原來所存入的錢的利息。
那麼,怎樣培養自己儲蓄的習慣呢?
1決定應該存多少錢
雖然青少年朋友能從禮物或零用錢中拿出一定比例的錢來存,所存的錢會隨禮物和年齡而有所不同,但重要的是你在拿到錢之前,就要先建立儲蓄的習慣。
2儲蓄優先
青少年朋友和大人一樣,都會把儲蓄這件事延後再做,結果到最後才發現自己沒錢可存了。所以我們在做其他事之前就應先把錢存起來。當你長到15歲,可以用家裏的錢玩儲蓄"遊戲"。將自己的積蓄存到家中的"銀行"時,用自己的名字開一個"賬戶",讓你有自己的"存折",並妥善保管。應該讓青少年朋友理解,把錢存到銀行裏,不是銀行把錢"拿走"了,而是把錢安全地存放起來,並使之有所增加。
3為特定的購買目標設定期限
如果你要存錢買一組電視遊戲器配件,可找來一張那組配件的照片,然後在上麵寫上希望購買的日期。用磁鐵把照片釘在冰箱門上或釘在臥室的門上,以便能時時看到自己的目標。
4"自我存錢"的技巧
每周存下部分的零用錢;將所有在節慶時收到的禮金都存起來;少花點錢在自己身上,多做些額外的有意義的活動;在有時間把錢花掉之前先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