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大王李嘉誠是個不折不扣的地產專家。
世界船王包玉剛是一部航運百科全書。
澳大利亞的傳媒巨子默多克,在世界舞台上常有大手筆,他對傳媒了如指掌。
一百年前的諾貝爾是一個化學家,在其研製成功炸藥後,他創辦了公司,並留下了一個900萬美元的基金,也是運用其自身純粹的知識而獲得財富、權力的一個早期典型的代表人物。
一提起汽車,人們都知道美國的福特。可是很少人知道:亨利·福特曾先後兩次創辦了汽車公司,可均以失敗而告終。原因是什麼?原來福特缺少這方麵的專業知識。
1903年,福特第三次辦起了汽車公司,他總結了前兩次失敗的經驗,請來大批專家協助他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機械化天才"霍爾特·弗蘭德,他為福特汽車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條汽車流水裝配生產線,使汽車生產從過去的耗時22時18分降到僅需9分鍾,大大提高了生產速度,同時降低了汽車的生產成本。
通過利用弗蘭德的機械化方麵的專業知識,福特公司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使美國大眾都能買得起汽車,並使他們在不到7年的時間裏,便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製造主,並獲得汽車大王的稱號。不僅如此,弗蘭德的標準化機械生產被推廣到全世界的工業領域,極大地提高了工業生產率,使工業得以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現代社會的競爭是殘酷的。所以,為了成功,為了塑造自己的最佳形象,你必須成為一流的人才,必須要擁有知識並且還有行動能力。如果你擁有的學識高別人一籌,你就能遊刃有餘,大展身手了。
2003年下半年,哈佛商學院的哈達曼教授曾出一個題目要求學生作文,題目是:假如一把大火燒向比爾·蓋茨。大部分學生都談到了蓋茨擁有資產的狀況,有的學生甚至搜集來微軟公司的財務報表,包括銀行、證券、不動產等等。
教授推薦的一篇文章是這樣寫的:比爾·蓋茨的資產主要包括兩項,其中一項為資產及成品、原材料;另一項為比爾·蓋茨擁有的科技知識。隻有善用這些知識,才能為公司創造利潤。這兩項資產的價值比例為:有形的財產占蓋茨總價值的25%,而微軟公司的知識價值達75%。
毋庸置疑,微軟公司的知識是蓋茨最重要的資產,其次才是有形的資產。如果蓋茨的設備被毀,機器、實驗室都化為烏有,資金也全數用盡,他仍將是美國最有財富實力的人,因為他的頭腦將使他在短期內重建企業王國。
為了像這些優秀人士一樣獲得成功,就要擁有過人的學識,而學習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不二法門。
俾斯麥把勤奮工作看成是一個人擁有真正生活的保護神。在他去世前幾年,當被問及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生活的準則時,他說:"這條準則可以用一個詞表達:工作。工作是生活的第一要義;不工作,生命就會變得空虛,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也不會有樂趣。沒有人遊手好閑卻能感受到真正的快樂。對於剛剛跨入生活門檻的年輕人來說,我的建議隻是三個詞:工作,工作,工作!"
對於青少年朋友來說,同樣的話可以用來形容學業。我們可以說:學業是生活的第一要義;不學習,生命就會變得空虛,就會變得毫無意義,也不會有樂趣。
生活是什麼?菲利浦斯·布魯克斯這樣回答:"當一個人知道他要做什麼,他就可以大聲地說:'這就是生活!'"這並不是說,一個人必須學習、工作到筋疲力盡,在學習、工作中嚐盡了酸甜苦辣,才歎息道:"這隻是為了生活。"
即使是最不起眼的職業,人們也能從自己的工作中體驗到快樂與滿足。那麼,我們也要從學習中找到幸福和快樂。在每個人的心靈裏,都會不時受到悲傷、悔恨、迷惑、自卑、絕望等不良情緒的侵擾,如果此時能集中精力於學習上,這些讓自己無法正常生活的負麵影響就會被拋在一邊。它們就像彈簧一樣,當你用力擠壓時,它們自然會弱下去。此時,人也真正成了堅強、自尊的人。在學習中,幸福和快樂會從心底迸發,像火一樣溫暖著自己和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