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貪得無厭是人性的惡習之一,是人性中無法隱藏的重要缺陷之一。貪婪有時可以毀掉人的一生。
有一個這樣的寓言故事。
狐狸和狼是死對頭,在動物王國中,它們一直在明爭暗鬥,渴望更高的位置和權力。但是狼比狐狸走運,狼被提拔了,而狐狸卻什麼也沒得到。
怎麼樣搞掉狼呢?狐狸冥思苦想,終於想出一條計策。
狐狸去拜見狼,誠懇地說:"狼大哥,過去我有對不起你的地方,是我錯了,你一定要原諒我呀。"
狼見狐狸登門認錯,心裏得意,擺出大仁大義的樣子說:"沒什麼,過去的事情就別提了,咱們團結一致向前看。"
狐狸與狼傾心長談,並積極為狼出謀劃策,臨走時,非要留下點小禮品不可。狼覺得也不能太不給狐狸麵子,就收下了,反正狐狸也沒有什麼要求。
狐狸隔三差五就經常來走動,每次來都帶些禮品,不輕不重,狼漸漸地也就習以為常了。
有一天,狐狸對狼說:"現在羊和豬在爭一塊草地,羊跟我關係不錯,你看能不能幫羊說句話?"
這件事狼是知道的,不是什麼大事,就替狐狸辦了。之後,狐狸拿了更多的禮品來感謝。
長此以往,狐狸求狼辦的事也越來越多,當然禮品也越來越多,不知不覺中,超過原則的範圍也越來越遠。
終於有一次,狐狸讓狼辦一件很危險的事,許諾事成之後定有重謝,狼不幹。狐狸取出一個小本,上麵記著狼每次受賄的時間、事由等,各種證據俱全,這些就足以毀掉狼的前程。不得已,狼答應再幫這一次忙,下不為例。
沒有下一次了,狼東窗事發,將在獄中度過自己的餘生。
人生之中,你多少會遇到一些陷阱,而這些陷阱之中,最為可怕的一種是你親自挖掘的。因為貪心,你忽略了你的弱點,不顧一切去滿足你的欲望。這時,即使危險擺在你麵前,你也無法去理會、去避讓,貪心遮住了你的眼,使你無法看到危險所在。
貪心的可怕之處,不僅在於摧毀有形的東西,而且能攪亂你的內心世界。你的自尊,你所恪守的原則,都可能在貪心麵前垮掉。
欲望的永不滿足,不停地誘惑著人們追求物欲的最高享受,然而過度的追逐利潤往往會使人們迷失生活的方向,因此,凡事須適可而止。
幾個人在岸邊垂釣,旁邊有遊客在欣賞海景。隻見一名垂釣者竿子一揚,釣上了一條大魚,足有3尺長,落在岸上後仍騰跳不止。可是釣者卻用腳踩著大魚,解下魚嘴內的釣鉤,順手將魚丟進海裏。
周圍圍觀的人響起了一陣驚呼聲,這麼大的魚還不能令他滿意,可見垂釣者雄心之大。
就在眾人屏息以待之際,釣者的魚竿又是一揚,這次釣上的是一條2尺長的魚,釣者仍是不看一眼,順手扔進海裏。
第三次,釣者的釣竿再次揚起,隻見釣線末端鉤著一條不到1尺長的小魚。圍觀的眾人以為這條魚也肯定會被放回大海,不料釣者卻將魚解下,小心翼翼地放回自己的魚簍中。
遊客百思不得其解,就問釣者:"為何舍大而取小?"
想不到釣者的回答是:"喔,因為我家裏最大的盤子隻不過有1尺長,太大的魚釣回去,盤子裝不下。"
做人千萬不要太貪,有貪必有失,隻有適可而止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然而,貪婪並非遺傳所致,是個人在後天社會環境中受病態文化的影響,形成自私、攫取、不滿足的價值觀而出現的不正常的行為表現。若想改正,是可以自我調適的,具體方法如下:
1格言自警法。古往今來,仁人賢士對貪婪之人是非常鄙視的。他們撰文做詩,鞭撻或諷刺那些向國家和人民索取財物的不義行為。想消除貪婪心理的人,應牢記那些詩文和名言、格言,朝夕自警。
2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紙上連續20次用筆回答"我喜歡……"這個問題。回答時應不假思索,限時20秒鍾,待全部寫下後,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過分的欲望。這樣就可明確貪婪的對象與範圍,最後對造成貪婪心理的原因與危害,自己做較深層的分析。分析自己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補償、僥幸的心理呢,還是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分析清楚後,便下定決心:要堂堂正正做人,就得改掉貪婪的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