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身心的痛 (二)(1 / 3)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大華帶著妻子和孩子乘坐軍用吉普車駛出部隊營房的大門,哨兵立正行禮,目送吉普車遠去。

“好喲~~回家嘍~~回家去看奶奶嘍~~”大華的女兒珍珍看著車窗外飛馳而過的街景,興奮得拍著手,大聲喊叫道。

“看把你開心的,回到老家,爺爺奶奶給你做好吃的。”大華的妻子娥將女兒摟在懷裏,慈愛地撫摸著女兒的頭,滿臉笑顏地對女兒聊天。

大華端坐在駕駛員後麵的位置上,表情嚴肅,一言不發地看著前方。很快到了火車站,他們換乘火車一路向北,向陝南深處的石城趕去。

火車發出規律地”“哐當”聲,搖睏了一車的乘客,大部分旅客都已經進入了夢鄉。大華為躺在硬臥鋪上熟睡的母女倆拉好被角,坐在車窗前,點燃一支香煙,陷入了沉思。

每一次回歸都是一場時光記憶對心靈的撞擊,總是情不自禁地在一磚一瓦中尋找從前,在每個轉角和視界框定的場景內再次觸動淚點,忍不住回憶從前,忍不住感慨萬千。他最怕推開那扇古老的記憶之門,怕觸動傷心的魂。可這規律的“哐當”聲,就好像敲門聲,聲聲催人……

老家的山山水水,父母家人的歡笑,再次給大華充足了電。他每天睡到自然醒,吃著母親親手做的飯菜,陪父親喝幾杯家鄉的甘蔗酒,親戚朋友家走走,和兒時的小夥伴聊聊天,日子就在這幸福的團聚中悄悄地溜走。團聚的日子是歡樂的,也是短暫的,很快又到了該歸隊的時候了。

每一次離開家,感覺都像是撕裂,說不出來的酸楚滋味溢滿心頭。大華害怕看見父母不舍的淚眼和弟妹們緊拽衣襟的留戀。

老宅房前屋後的每一棵樹,每一株草,都是那麼的熟悉,那麼的親切,又過去了一年,它們又長高了一節。對麵山上的山洞、小徑,隱藏著許多大華放牛的孩童時光,大華戀戀不舍地望了它們一眼。

山腳下的小河,清澈甘洌,叮咚潺潺,常年不息地奔流著。水氣凝聚成一層薄薄的山嵐,飄蕩在山穀間,在早晨的陽光裏變幻著迷人的色彩。

清風拂過山岡,像一雙少女柔軟的小手,撫摸著每一個人的臉龐。

爺爺拄著拐杖,奶奶攙扶著爺爺的臂膀站立在院場上,父親若無其事地整理著農具,媽媽緊緊拉著兒媳婦和孫女的手,久久舍不得鬆開。

“大華,到了春城以後打個電話回來,別忘了。娥子,有空就和大華一起帶著珍珍回家來,看看我們。”大華媽媽眼含淚水,哽咽著嗓子說。她不停地用右手扯起左衣袖揩拭眼角。

“媽,你們回去吧。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們一定回來。你們幾位老人家可一定要當心身體啊。”娥紅著眼圈說。

“大華,娥,有空就回來。”爺爺用洪鍾一樣的大嗓門兒,大聲地喊著。

“爺爺奶奶,你們當心身體。我和大華有空就帶珍珍回來看望你們。你們一定要當心身體啊!”娥哽咽著嗓子安慰道。

“爺爺奶奶,老太太,我們走了。”珍珍看見媽媽流淚了,也跟著哭喊道。

弟弟妹妹幫忙背著行李,先行走在了前麵,送哥哥嫂嫂一家到對麵山下的公路上乘坐班車,然後去石城火車站乘坐火車到古都,爾後再轉車去春城。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我們走了,你們都回屋吧,不要送了。”穿著軍裝的大華已經是雲南某武警部隊的團長了,他挺直著腰板敬了個標準的軍禮,然後大步流星地向山那邊的公路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