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使命必達,在行動中體現完美執行力 (2)(1 / 3)

聽了這話,陳麗麗耐心地對操作員說:“小郭啊,聽我的,這台機器必須檢修。如果因為機器緣故而造成質量問題,你知道那樣的影響會有多壞嗎?消費者買了咱們的啤酒,如果喝著味道有問題,肯定不會再信任燕京,我們與經銷商之間的合作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到那時,也許不會再有‘趕活’的任務,因為根本就沒活幹了,獎金就更不用提了。而且,我們生產的產品是要對消費者負責的呀,我們為什麼不將隱患消滅在自己手裏,而交給別人去檢驗呢?你要知道,由市場來檢驗的話,結果隻能有兩種:受歡迎或被拒絕,而這兩者的區別,就取決於我們對質量的把關啊!你說是不是?”

聽了陳麗麗合情合理的解釋,這名操作員聽從了陳麗麗的意見,關掉機器,進行檢修,又一個質量隱患被遏製了。

我們究竟為了什麼工作?除了薪水,我們還能從工作中獲得什麼?我們這麼辛苦地工作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他人作嫁衣?既然是為別人打工,何必這麼投入地工作,不如得過且過……職場中經常會有人這樣想,覺得全力以赴地工作實在是一種“吃虧”的舉動。事實上,工作中來不得半點“糊弄”,將工作執行到位才是最大的聰明。辛齊格和陳麗麗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能成功,一定是他凡事都喜歡全力以赴地將工作執行到位;假如一個人還沒有成功,他一定沒有全力以赴。在職場中,隻有認真工作、全力以赴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才會得到更快、更穩的提升。

為自己設立“無借口區”

一個被下屬的“借口”搞得不勝其煩的經理在辦公室裏貼上了這樣的標語:“這裏是‘無借口區’。”

他宣布,9月是“無借口月”,並告訴所有人:“在本月,我們隻解決問題,不找借口。”

這時,一個顧客打來電話抱怨該送的貨遲到了,物流主管說:“的確如此,貨遲了。下次再也不會發生了。”

隨後他安撫顧客,並承諾補償。掛斷電話後,他說自己本來準備向顧客解釋遲到的原因,但想到9月是“無借口月”,也就沒有找理由。

後來這位顧客向公司總裁寫了一封信,告知了在解決問題時他得到的出色服務。

剛好一位副總裁下來檢查工作,對於沒有聽到千篇一律的托詞的現象他感到十分意外和滿意,他讚賞該部門進行的“無借口”運動是一項偉大的運動。

高效工作的前提離不開“努力去做”四個字。而借口往往是執行過程中的一個障礙。借口、悲觀主義和無助感總是相伴而行。無論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這些要素總是會一起出現,它們都會成為一個人執行過程中的阻力。

一位曾經在外企工作多年的王先生很有感觸地說過:“外籍上司最不喜歡聽到下屬在接受任務時說:‘No(不)’,而隻愛聽他們說‘Yes(是)’。每當有工作要交給下屬處理時,外籍上司都希望下屬愉快地接受,然後說一句‘OK!我一定會盡快辦好!’或者說‘OK!我一定會盡最大努力去做!’”

中國企業也一樣,工作中每個人都會碰到老板交代任務的情況,這時,你會很自然地想到兩個問題:第一,這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需要花費你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我能不能辦?或者應該怎樣去辦?第二,向你交代任務的老板正在等待你表態,等待你給他一個明確的答複,你是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呢,還是對老板說“不”?

你如果是個經驗豐富的下屬的話,此時你就應該知道如何做才能令老板滿意。對第一個問題來講,你不應考慮過多,不要過多地去想完成這項任務如何如何困難,更沒有必要現在就擔心我一旦完不成會如何,等等。你要牢記事在人為的道理和有誌者事竟成的箴言,你還要明白你的老板不是初次與你接觸,他對你的能力和水平是了解的,對你能否完成任務,也是心中有數的。因此,你可以直接避開第一個問題,然後盡量用最短的時間來考慮第二個問題,用明確的態度回答:“好的,我一定完成任務!”或“我會盡最大努力去做!”等。這時,你的老板心裏就會有一種滿意感、解脫感,進而會因為你能為他分擔重任對你產生謝意和更深的信任。

如果你在接受任務時支支吾吾、猶豫不決,或者認為此項工作難度太大而反問老板應該怎樣處理時,老板便會感到心中不快;與此同時,對你就會產生或多或少的不良印象,如“缺乏自信心”、“不求上進”、“怕負責任”,等等,天長日久,離老板請你另謀高就的日子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