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集 黃知府又打歪主意(2 / 3)

吳清月一大早就得到黃老太太的口信,沒敢耽擱,抱上"得兒"來到大南門外的鐵匠胡同。偏趕上神針王不在家,她便三言兩語地將喜訊告訴了神針王的母親。老太太豎起耳朵,一字不漏地聽完,默默地坐在炕沿上,長歎一聲,悄悄落下幾滴淚來。吳清月看得真切,以為老太太不滿意這門親事,有話又不便明說,自己在心裏暗自悲傷。忙靠前說:"老太太放心,黃姑娘心眼好,等她過門來,你們一家會有好日子過。"

老太太抬手輕輕拭去眼角的淚水,竟然笑了,說:"閨女你別笑話,我其實是又高興,又擔心。高興我那木頭疙瘩一樣的呆兒子,能找這麼好個媳婦。擔心的是我們小門小戶,過著平常日子,怕委屈了人家姑娘。"

吳清月聽到老太太的話,放下心來,感慨地說:"日子就是給咱們平常人家過的,天底下富貴不過三輩人,隻有這日子才是世世代代,年年月月地往下過。"

老太太歡喜地說:"閨女真會說話,要知道你說的是天下大道理。"說完轉身跪在炕上,打開板櫃掏出一個小紅布包,裏麵是一對碧綠的玉鐲。她把玉鐲交給吳清月又說:"這是我當年過門時婆婆給的,趁著今天好日子,你把它送給黃姑娘,人家不一定稀罕,就算是留個念想吧。小門小戶,拿不出貴重東西,將來姑娘過門,我們給的隻有一付熱心腸。"

吳清月小心地將玉鐲重新包好,說:"還是老太太想的周到,這就算是聘禮啦。"

晚上黃玉英在自己的房間裏,悄悄拿出吳清月送來的玉鐲,在油燈下喜愛地端詳了一會兒,又試著戴在手腕上。案頭的油燈"啪"的一聲,爆出一朵金黃的燈花,黃玉英會心地笑了,暗自慶幸這個好兆頭。這對玉鐲並不十分珍貴,但卻引發了黃玉英對未來的憧憬。姑娘待嫁,遐思無限,都會挑選天下最絢麗的色彩去描繪日後的生活。

一聲門響,打斷了黃玉英的思緒,她驚奇地看到哥哥緩步走進來。這一夏天,黃浩田忙著自己的事情,連母親的房間都很少進去,更不要說看妹妹了。黃玉英知道哥哥的到來,肯定與自己的婚事有關,便站起來等待哥哥問話。黃浩田看上去心情很好,不像平日那樣扳著一付麵孔。他見到妹妹手腕上的玉鐲,將她的手拉到自己的眼前,借著燈光仔細查看一番,很在行地評價說:"是南洋玉,隻可惜不很清純,水頭還夠用。是神針王送的?"

黃玉英將玉鐲精心地包好,點點頭算是回答了哥哥的問話。

黃浩田說:"哎,小戶人家能送付玉鐲,也夠難為啦。"

後一句話,讓黃玉英聽得很不舒服,她不滿地說:"我嫁的是人,又不是錢財。"

黃浩田大度地揮揮手說:"好啦,咱們不吵。"他坐下來,又說:"妹妹大啦,要出門嫁人,這是咱家的大事,我想聽聽妹妹有什麼打算,想要什麼樣的嫁妝。"

黃玉英快言快語地接上說:"我不跟你爭家產。"

黃浩田見妹妹誤解了自己的意思,忙說:"瞧你說得,這是哪跟哪呀,我是想把妹妹風風光光地嫁出去,你想要什麼樣的陪嫁隻管說,哥哥照準去辦。這個家裏,不就是咱們兄妹倆嗎?爹爹走得早,我理應照顧你。"

這幾句話說得黃玉英心中發熱,淚水含在眼睛裏。她原想自己的婚事就算母親同意,哥哥這裏也是一關,畢竟自己與神針王兩人家境相差甚遠。自己的行為不隨世俗,別說哥哥難免有看法,就算一般的世人也難理解。再說哥哥與神針王一直言語抵牾,相視為仇。為此她早就做好了跟哥哥大鬧一番的打算,沒想到今天哥哥竟說出這樣一番話來,讓她覺得以前多多少少是錯怪了哥哥。想到這裏她說:"你也不要費心思,我不圖臉麵光彩。隻要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行,我能嫁個自己喜歡的男人已經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