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創新思維修煉 (4)(1 / 3)

曾經有個同學對我說,他覺得自己以前是很聰明的,雖然有些調皮,但總能想出一些有創意的點子,可讀得書越多,卻發現自己的腦子越來越不好使了。盡管經過努力學習,學習成績還是不錯的,但一遇到老師布置的需要自己動手動腦的作業就覺得很頭疼,科技課上的小發明、小製作之類的作業也總想不出什麼新鮮的玩意來。其實不僅是個別人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大多數人都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腦子在變笨。其實,這不是腦子結構在變化,而是因為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減弱。

有家電視台就曾經進行過一次這樣的智力測驗,並且全程跟蹤拍攝。他們先到一家單位進行測試,節目主持人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圈兒,問大家:“這是什麼?”

在座的各位麵麵相覷,對著鏡頭,沒一個人站出來回答,沉默良久,單位領導冒出一句:“對不起,事前未打招呼,不便回答。”測試在無果中結束。

隨後,電視台工作人員一行來到某大學中文係教室。主持人照樣畫了一個圈兒,說:“請問這是什麼?”沉默了一會兒,有人哄堂大笑:“這算什麼問題?想考我們大學生!”有人則心想:“既然是電視台直錄的節目,而且至今還沒人能回答出來,肯定不是簡單的答案,裏麵一定有很深的學問。”

接著,工作人員又來到一所中學,他們從中學生的口中得到了這樣的答案:

“這是一個0。”

“是英文字母o吧。”

“是一個化學元素吧。”

測試的最後一站是學校的小學一年級,在這裏,他們得到了多樣化的答案:“是數字0!”“是一個雞蛋!”“是爸爸發怒時的眼睛!”“是小名張開的嘴巴!”……同學們紛紛舉著小手,說的答案也是各種各樣的。

這次智力測試圓滿結束,後來電視台以“人們的創造力是如何消失的”為標題播出了這期節目。

我們常說,兒童是極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這正是因為他們所接受的規則有限,不會被現有的條條框框束縛住自己的思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多數人的創造力就會漸漸衰退。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一般人在兒童時期總是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喜歡嚐試新的東西,經常不按照常規出牌,而且也不怕冒險,不擔心後果,因而總是能想出一些新奇的回答,做出一些另類的事情。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到的知識增加了,在頭腦中就會逐漸形成一種慣性的思維,害怕不依從慣性會導致失敗,這樣一來也就慢慢習慣按照一般的思維來處理問題了。

創造力的衰退其實是一個民族發展中的隱憂,也是個人發展的障礙。單憑幾個人的努力和創造,我們的社會很難進步。不要以為隻有那些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才具有和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種能力,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件事情,即使是最基礎、最平常的事,要做得好,也都是需要創造力的。沒有一個隻懂得模仿的人會取得成功,惟有創新,才是成就事業的保障。

對於想要成就卓越的青少年來說,守住自己的創造力,讓頭腦中的“金點子”飛起來是很重要的。要做到這些,我們必須學會時不時地來場腦力革命,拋棄因循守舊的觀念,勇於接受新事物、新觀念。那些抱怨自己變笨了的人其實並不是真的笨了,而是不願開動腦筋去創新,隻在原來的思維模式裏打轉,這樣當然想不出什麼好主意。

要守住自己的創造力,我們還應該學會拒絕模仿、拒絕追隨他人。我們人人都應該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走自己的道路。一味的模仿和追隨,既是對我們創造力的無情扼殺,也是對我們天賦品質的浪費。而且愈是模仿他人,就愈容易失敗,越是想迎合多數人的口味,就越不能想出好的點子。隻有守住並發揚自己的創造力,不做別人做過的事情,我們才能走上創新的道路。

創造力能為我們的前進開辟道路,為我們的成功助上一臂之力,無論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守住自己的創造力,讓“金點子”飛起來!

珍惜能助你創新的那些能量

可能有些同學會覺得學到的知識越多,創新的能力就越強。誠然,知識儲備對於個人創新能力的發揮有一定的作用,但卻不是主要的方麵,相比而言,好奇心、想象力、一閃而過的靈感思維等在個人創新的道路上發揮的作用要更明顯一些。那些總是抱怨自己腦子不好使,想不出新創意的同學,其實是沒有利用好能這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