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小病包”成健將(1 / 1)

每個體育運動健將的成長、成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人人都有一段艱辛的曆程。可以說,一個體育名將就是一本故事。中國羽壇明星李玲蔚也不例外。

李玲蔚生於浙江省麗水縣。她剛生下來時,體重隻有四斤半,由於身體弱小,不得不放在溫箱裏。出院時醫生對她媽媽說:“這孩子太弱小,恐怕難以養活。”李玲蔚的媽媽聽到這句話難過得流下了眼淚。外婆見她瘦得像隻可憐的小貓,就主動提出:“這孩子讓我來撫養吧。”

外婆整天精心地照看小玲蔚,給她喂奶、飲水、吃藥、看病。那時她月月都要上醫院,每次都是外婆抱著她去。在外婆的精心撫育下,這“四斤半”不但活了下來,而且長得聰明伶俐。

上小學時,李玲蔚回到爸爸媽媽身邊,他們對李玲蔚要求非常嚴格,每天就像完成任務一樣,該睡覺了就得馬上躺下;給她的菜,一定要吃掉,不許挑食;特別是參加體育鍛煉,一天也不能少。

在學校裏,體育老師經常鼓勵她說:“你身體這麼瘦弱,天天跟我到操場上跑跑步,打打球,不出幾年準能讓你的身體壯實起來,說不定還能當個運動員呢!”李玲蔚說:“當運動員?!我這個‘小病包’連想都不敢想,隻是覺得堅持鍛煉,總會讓身體逐漸好起來。”就這樣,她抱著以鍛煉身體為目的,經常參加體育活動。

開始參加體育活動時,李玲蔚體質較差,膽子也小,很少參加激烈性的體育運動,拿起籃球準備投籃,一見對方衝過來,嚇得她扔下球就躲到一邊。後來,她看打羽毛球又好玩又安全,於是迷上了它。恰好學校辦起了體育訓練班,把李玲蔚也吸收進去,放學後專門訓練打羽毛球。她想,雖然自己身體條件較差,但不能服輸,非練出個樣子不可!李玲蔚從小有誌氣、有決心、有抱負,這是她以後走向成功的基礎。

爸爸見玲蔚練球達到了著迷的程度,心裏很高興,就特意送給她一副羽毛球拍,拍上還塗著一小塊紅油漆。意思是遇到困難時,看到這塊紅油漆,就不能退下球場。

你別說,這一招還真靈,她拿著這個塗了紅油漆的球拍,一連打了好幾年,使她的球技大有提高。這時,小李玲蔚已達到酷愛打羽毛球的程度,一天不打羽毛球,就覺得一天的任務沒有完成,內心有一種空虛的感覺。這種刻苦鍛煉的勁頭,對一個運動員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

李玲蔚11歲那年被省隊教練帶到杭州進行短期訓練,但練了一陣子,有的教練見她技術動作不理想,打算把她退回去。李玲蔚得知這個消息後十分著急。但她沒有向教練求救,而是用加倍的努力來贏得教練的信任。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苦練之後,李玲蔚的球技大有長進,在同隊裏麵已經是佼佼者了。1980年,剛滿16歲的李玲蔚在全國青少年比賽中取得了羽毛球女子單打第一名,又和隊友在全國成年組比賽中奪得雙打冠軍。從此之後,李玲蔚被著名教練陳福壽選進了國家集訓隊。

在陳教練的精心指導下,玲蔚訓練刻苦認真,球藝進步迅速,並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技術全麵,戰術多變,能根據不同對手打出不同的刁球,拉吊突擊,步法靈活。日本人稱她是“變化多端的攻擊手”。

對於李玲蔚來說,1983年是個豐收之年。5月,她在丹麥奪取了第三屆世界羽毛球錦標賽女子單打冠軍;10月,她在上海第五屆全運會羽毛球決賽中,又贏得女子單打冠軍;12月,她在印尼又登上了由世界高手參加的羽毛球大獎賽女單冠軍的寶座。一年之內連中三元,成為國內外羽壇引人矚目的人物。

1984年,李玲蔚更上一層樓。2月,她在倫敦先奪得全英錦標賽女單冠軍;5月,在馬來西亞與隊友一起奪得世界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尤伯杯)決賽冠軍;7月,她在印尼奪得羽毛球世界杯賽女單冠軍;9月,她在馬來西亞奪得巡回大獎賽女單冠軍。

兩年來,在這些重大比賽中,她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曆經六七十場重大比賽,一直保持不敗,其中包括了世界三大個人賽——世界杯、錦標賽、全英賽和尤伯杯賽。

李玲蔚從一個差點被淘汰的隊員成長為一名世界冠軍,為祖國爭得了榮譽,為中國人長了誌氣,我們對她表示敬佩這是自然的。但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一個弱小女子成為一名世界冠軍,不知要付出她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