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劉少奇的強身之道(1 / 1)

劉少奇在總結自己的養生之道時說:“強壯身體最好的辦法還是鍛煉”。那麼,劉少奇是怎樣進行鍛煉身體的呢?

劉少奇的體育活動項目很多,例如,遊泳、登山、太極拳、散步等等。

劉少奇在1954年(56歲)開始學習遊泳。從東北的鏡泊湖(在黑龍江省牡丹江上遊寧安縣境內)到海南島的海濱,從北戴河到長江,在工作之餘,隻要有機會,他就抓緊時間去遊泳。劉少奇喜歡自由泳和仰泳,也能蛙泳。

一次能遊半小時到一小時。有一次到北戴河,他看離開會還有一段時間,剛一落腳,就抓緊到海裏遊泳去了。當時水溫很低,又是陰天,他不顧水涼,一氣遊了很長距離,上岸時嘴唇都發紫了。大家擔心他會受涼。他說,不會的,在涼水裏遊泳,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鍛煉,習慣了就不會著涼了。

夏天在北戴河開會期間,他還經常動員並指導周圍人員遊泳。有一次,少奇同誌動員身邊護士小陳下海遊泳,小陳望著碧波萬頃的大海,為難地說:“我不會呀!怎麼辦?”

少奇同誌說:“不會可以學嘛!人的比重比海水輕,沉不了,你不要怕。”

說著就教他兩腳怎麼蹬水,兩手怎麼劃水,怎麼憋氣。在他的動員和鼓勵下,小陳慢慢漂在水麵上。少奇同誌很高興地說:“這就很好嘛,大有進步!學遊泳,第一要不怕,第二要學會呼吸,呼吸掌握了,就能在水上休息,就能遊得遠。”

在劉少奇遊泳的記載中,最令人難忘的是他同毛澤東一起暢遊十三陵水庫的那一次。

那是1964年6月16日下午3點多鍾,兩輛黑色轎車,沿著大壩西麵的半山公路,一前一後,直駛到水庫的西南岸邊,從車上步下兩位身材魁梧的人來,正在水庫遊泳的北京體育學院的師生們一眼就認出,走出車來的是毛澤東和劉少奇,師生們忘卻自己是置身水中,興奮得手舞足蹈,大家爭先恐後,像一群矯健的海燕,掠過水麵,朝岸邊遊來,閃耀著陽光的水麵上,濺起了一片歡樂的浪花。

毛澤東和劉少奇站在岸邊,親切地向大家招手致意。接著向水庫中心遊去,毛澤東和劉少奇一麵向前遊去,一麵同身邊的師生們親切交談,詢問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劉少奇問身邊青年:“你們是體育學院的嗎?”

王光美同誌向劉少奇同誌介紹說:“是的,他們有的是教師,有的是同學,都是遊泳專家。”少奇同誌笑著說:“我今年第一次下水,第一次來十三陵水庫,你們經常遊泳吧?”同學們回答說:“我們學校有個遊泳館”。少奇同誌說:“遊泳館是暖房,要到長江去,白洋澱去。”青年們齊聲回答:“我們一定到大風大浪裏去鍛煉!”

說著,遊著,不覺來到水庫中心的小島。少奇同誌、羅瑞卿同誌、楊勇同誌等,一起登上了小島。過了一會,少奇同誌走下小島的平台,一隻遊艇靠了過來,打算接他回岸,少奇同誌擺手不要。

從小島向回遊時,驟然起了風浪,毛澤東和劉少奇同誌卻從容不迫,泰然自若,頂著風浪,仰泳前進,在頂風逆浪中依然和身邊青年們談笑風生。

劉少奇回到岸上已經5點多鍾了,山風吹來,浪花歡跳。他依然神采奕奕,毫無倦意。

劉少奇同誌除了酷愛遊泳外,還喜歡登山,一有機會就去登山,60歲後,登山也不要別人攙扶。興安嶺、玉泉山、廬山等很多山路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劉少奇在近60歲時還認真地學習簡易的太極拳。開始學習時,他認真地體會每一個動作的要領,用心地琢磨,每晚都要練習一會兒。他打得很自如,通過實踐,他體會到太極拳對增強體質有顯著效果,對年老體弱者更為適合,建議老年人多打太極拳。

散步也是劉少奇同誌鍛煉身體的主要項目,每天睡前半小時的散步,已成為他幾十年的習慣。先是慢速,後是快走,最後再慢下來。

劉少奇在中南海辦公的時候,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即使到了深夜,也要出去散步。如果遇上下雨、下雪、刮大風時,他就在廊簷下或室內堅持散步。有時出差到外地去,在火車停站或輪船靠碼頭時,他也要抓緊時間下去走一走。

為了保證劉少奇同誌的健康,大夫曾建議他吃一些補品,他風趣地說:“對我來說,散步就是補藥,我看強壯身體最好的辦法還是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