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朱德重視體育的故事(1 / 1)

朱德委員長為革命重視體育的故事,是中外聞名的。他打了三四十年的仗,沒掉過一次隊,沒坐過一次擔架,沒生過一次病……

他的身體為什麼這樣好呢?這要從頭說起。

朱德出生在四川省儀隴縣馬鞍場琳琅寨一個佃農家庭裏。小時候,天氣稍一暖和,他便光著腳丫四處跑,春秋放風箏,冬天就爬他家西邊的“臥狗山”。

除此之外,他還經常到村子附近的樹下打秋千、玩蹺蹺板、到河旁揀鵝卵石、劃小船、衝竹筏、釣魚等。稍大點後,就下地幹活。後來,他過繼給伯父,開始上學。讀書讀累了,就到附近散步或到菜園子裏幫人家幹活。

他總是閑不住,一有時間就做各種體育活動,或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從小養成了愛勞動和愛好體育活動的好習慣,這對他的身體無疑起到了良好的鍛煉作用。就這樣,他從小就練就了一副好體格。但他真正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是受了這樣兩件事的教育。

第一件事:有一次,他到儀隴縣城南鹽井去參觀,那裏的幾千名鹽工全都貧病交加。在貧困中承受繁重的體力勞動,已經使他們感到力不從心了,可他們現在許多人又都患了瘧疾、黃疸病、肺病,全身泛黃,體質虛弱,骨瘦如柴。

特別使他感到難受的,是他看到了一個幼年曾和他一起玩過的夥伴兒,如今在這兒已被肺病折磨得不成樣子,他看到這種情景後,心裏很不是個滋味。

第二件事:接二連三的死亡。他早期的老師、革命領導人和朋友蔡鍔,由於身體患上了疾病,僅僅34歲便離開了人世。幾乎與此同時,另一個革命領導人黃興,也是年輕輕地就身染肺病逝世了。接著,是他少年時代的學友吳紹伯、年輕的妻子和戰友先後病故……

這些人,個個年輕有為,正當他們為革命作貢獻的黃金年齡,就被病魔奪走了生命,朱德看到和想到這些,他在悲痛之中不得不考慮一個嚴肅的問題:帝國主義為什麼老是欺侮我們?除了政治、經濟等方麵的原因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中國人民的體質不行,他想,要想革命,要想救國,光有決心還不行,還必須有一個好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呀!

後來,朱德考取了高等師範學校。學校設有多種專業,允許學生自己選學。朱德一不選工,二不選文,偏偏選學了體育專修科。他認為,體育可以增進人民的體質,可以使民族強盛,以增強抵禦外寇侵略的能力。

1907年,朱德從成都高等師範學校體育科畢業後回到家鄉,他和同學秦昆等人創辦了新式學校,朱德親自擔任體育課教學。但當時的封建教育根本不搞體育教學,許多人認為搞體育活動是件不體麵的事情,一些保守派攻擊朱德上體育課是一門猥褻的課程,罵他們是“假洋鬼子”,說“體育課是叫孩子們脫光衣服,讓他們出醜”。

朱德認為,一個民族的強盛需要強健的體魄,講習體育是件新事物,應該用事實回擊保守派的攻擊。於是他邀請學生家長觀看體育課,向他們講述上體育課的好處,讓家長們了解上體育課的意義,得到家長們的支持和讚許。從此,朱德講授體育的勁頭就更足了,學生也由原來的12人增加到70多人。

朱德不但認真教體育課,還教學生們學武術、拳、棒等。學生們上了體育課以後,強了身體,學到了簡單對打的本領,嚐到了甜頭,上體育課的熱情也越來越高了,同學們都非常喜歡朱德上的體育課。

朱德不僅重視體育教學,廣泛向人們宣傳開展體育運動的好處,而且他本人也非常重視鍛煉身體。他從體育可以強健體魄、免遭國破家亡和振興國威的高度來認識體育。以後,朱德到了雲南講武堂,每天至少進行兩個多小時的體育鍛煉。

在長征途中,他也不忘鍛煉身體。在他的發起下,紅軍在甘孜爐霍休整時,還修建了簡易運動場,舉行過運動會。在延安時,朱德還擔任了延安新體育學會的名譽會長,經常和延安軍民、抗大師生們一起打球、爬山。

也是紅軍時期的一天,朱老總來到球場和大家一起打球,他發現球場上有的隊員十分拘束,便慈祥地對大家說:“同誌們,我們都是自己人,為什麼要分成兩個球隊爭相搶球呢?這好比我們演習一樣,假設一邊是紅軍,一邊是白軍,不爭搶就贏不了。你們讓我一個一個地把球裝進去,那你們太吃虧了。打仗、工作我是司令,打球時,裁判才是球場司令,我隻是一個球員。我得球後,你們不爭搶,也顯不出我的本領,提高不了技術。你們說是不是呀?”

大家回答:“是!”

於是,朱老總和大家滿場跑開了。球賽結束後,朱老總還和大家一一握手,說:“謝謝你們”。

1942年9月1日,他還倡導和發起了在延安舉行的第一次體育運動大會,並親自擔任會長,親自致開幕詞,親自發獎,親自寫社論。

朱德委員長重視體育,堅持體育鍛煉,直到80多歲仍身強力壯,精力充沛地為人民工作,終年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