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撇撇嘴說:“陳大哥,咱們都把手裏的家夥收起來,好好談談如何?說句實話,我本來就是想來找你談談,並不想要這樣兵戎相見。”
陳五顯想了想,終於還是收起了匕首,我也將那隻小手槍重新收回懷中。
他在我麵前坐下來,問道:“你想談什麼?”
“家。”
“家?”他被我這簡單的回答給說愣了。
我鄭重地點了點頭說:“家。我想讓你放棄這次無謂的起義,讓那些跟著你造反的老百姓回家去吧。”
“不可能!他們回去就是個死。”
我搖了搖頭說:“不會的。如今這起義若是能了了,即使會死人,死的也隻會是你。閩浙總督範時崇大人已經命部下拿著令牌上山招安,普通百姓皆可畫押回家與親人團聚。此次之事再不追究。陳大哥,你明知道,不論如何,最後朝廷一定會贏。你們沒有勝算,你們沒有足夠的人,沒有錢,兵器也沒有官兵的好。如今皇上顧念百姓們是迫不得已揭竿而起,這才沒有讓官兵下狠手的。但朝廷已經處置了相關的官員和富戶,糧食也發下去了,再行抵抗,那就是徹頭徹尾的造反。到時候紅衣大炮在山下排好,他們就都沒有活路了!就快到年根兒了,陳大哥,讓他們回家過年吧。”
我是想和平解決的,如果陳五顯不答應,我就隻有讓人把他綁了給範大人送去了。到時候群龍無首,這起義自然也就散了。
我沉默著,希望給他足夠的時間考慮,同時也做好了隨時掏槍的準備。
他想了很久,至少對我來說很久,久到我幾乎覺得要窒息了,他才開口說:“回家過年?”
我點點頭道:“陳大哥,你們一家人,從陳永華先生開始就在為大明盡忠。我相信你父親也是吧?”
我看著他點頭默認後才繼續說道:“那些百姓,都是家裏的頂梁柱啊。他們是老人的兒子,婦女的夫君,孩子的父親啊!這些老人、妻子和孩子們都在家裏等著他們呢!這起義已經進行了半年了,他們就不想回家看看家裏的親人嗎?想想吧,你小的時候,就沒有和你母親翹首企盼你父親回家的時候嗎?”
陳五顯仿佛陷入了回憶之中,臉上閃過驚訝、苦澀、懷念,繼而是後悔和掙紮。
“反清複明是先祖的遺訓,我不能違背!”
“陳永華先生是讓你做正確的事情!可是現在反清複明是正確的事情嗎?”我被他這顆榆木腦袋徹底激怒了,我問他:“你以為陳永華先生當年不比你現在有更好的時機嗎?可是反清複明?大明之所以滅了,並不是因為清軍入關,是因為它從內到外徹底破敗了、崩潰了。如果大明君主賢明,清軍入關有那麼容易嗎?殺了袁崇煥的不是清軍的陰謀設計,而是奸臣的讒言和君主的愚昧。如今大清根基已穩,三藩盡除,台灣收複,蒙古安寧,天下正是休養生息繁榮向上的時候。別說你這起義毫無勝算,就算勝了,付出的代價那麼大,值得嗎?讓這天下重曆戰火,讓家園破敗,讓老人失去兒子,婦女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親。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