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的理解(2 / 2)

方丈一說完,所有人的視線都停留在我的身上。我驚訝的咦了一聲,趕緊搖頭道:“沒有,沒有。”急急的辯解讓方丈點了點頭,似乎是信服了。但壓力還是接著他的話而來,隻聽他道:“如此,這位施主便先行寫下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吧。”

我點點頭,香兒鋪開一張潔白的紙在我麵前,晚晴也適時的開始研磨。我拿起手上的筆,覺得手上的筆異常的繁重。心裏一緊,在這麼多人的注視下,我想我還是盡快的去寫吧。在這樣的一種心情的催促下,趕緊拿起筆將之前我們語文老師說得那句話的意思寫在了紙上。

我記得語文老師說過: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本是一個很平凡的句子,但既然寫在佛家並作為主殿迎賓的門聯,就自是跟佛家的一些禪理相通。

這句話的意思,語文老師的解釋是:千江有水,自然就會映出天上的月亮,萬裏無雲,自然就會顯露出萬裏的天空,這就是講禪心、佛法及本性,不用刻意追求高的境界,自我、內心做到心無掛礙、無煩惱、無貪嗔癡,盡了六根,自然會達到開悟的大智慧境界,而不必刻意去追求“開悟”。若想江中有月,重要的不是去追尋月亮,而是自己要江中有水,自然會江中有月;若要萬裏無雲,不要去執著於天,而是清除心中的“雲”,清除了心中的雲,天自然會顯現出來。

前一句,月如佛性,千江則如眾生,江不分大小,有水即有月;人不分高低,有人便有佛性。佛性在人心,無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無所不映。任何一位眾生,隻要他有心學佛,他便會有佛性,任何一條江河,隻要有了水,他就會有明月。

後一句,天空有雲,雲上是天。隻要萬裏天空都無雲,那麼,萬裏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做是佛心,雲則是物欲、是煩惱。煩惱、物欲盡去,則佛心本性自然顯現。

等我將這些寫出來的時候,心裏豁然開朗。我似乎一瞬間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語文老師雖然說過這句話的意思,但之前一直都沒有真正的理解過。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在寫了199遍且被逼迫著將這句話的意思寫出時,我已經徹底的明白,一瞬間坦然了很多。抬頭看方丈,發現方丈正用讚許的目光看著我。

我將自己寫的那些交給方丈,我見方丈隻是隨意的掃了一眼後便對皇上和玉妃說道:“二位施主也開始寫吧,稍後貧僧自會來取。”

然後像一個神秘人一樣消失在了大殿。可是我們麵前端托盤的三個和尚卻都還在。

隻是拿著我寫的對那句話的理解就走了,多少讓我有些小尷尬。究竟我剛才寫得是方丈心中所要的答案還是不是。若不是,那我豈不是不能祈福了。側頭看了左邊的皇上和右邊的玉妃,心裏一陣緊張,究竟他們會怎麼寫?

大概隻是過了一分鍾的時間,方丈便從外麵走了進來。然後遞給我一張紙,我看見上麵寫著那句話: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