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側頭看左邊的皇上和右邊的玉妃,兩人都是胸有成竹的樣子,也不知道二人是怎麼寫的。過了很有一會,兩人才相繼遞上他們寫的對這句話的理解給方丈。
方丈首先看得應該是皇上的。透過紙張,我隱約能看到皇上寫得很洋洋灑灑,方丈看得很認真,時而皺眉時而展眉的樣子,而且最為恐怖的是,就一句話,皇上好像寫得不止一張紙和幾句話。莫非皇上會比我還囉嗦嗎?還是說他作為一個王朝的皇上就必須這樣考慮到方方麵麵?這莫非已經成為了他的習慣了嗎?
想到這裏,我轉頭看向了皇上,皇上正一臉所思的看向方丈,目光的焦距定格在方丈看的那幾張紙上。我一怔,之前不是很信任自己的樣子嗎,看現在這個樣子倒更像是很緊張,如同一個學生在麵對老師檢閱他的答案是不是正確一樣,皇上此刻也很是緊張。我隻能把這種緊張歸結為皇上太想為這個王朝祈福了。因為隻有意思對,皇上剛才寫的那199份祈福的紙才可放在200道台階上。
“二位施主寫得,也都在理。”正當我在若有所思的時候,方丈的話傳過來。這似乎是個很好的消息,因為皇上的臉色立馬又放鬆下來,看來還是很在意自己寫的是不是正確的吧。這樣就好,那皇上和玉妃都可以拿這些紙去祈福了。隻是我忽然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方丈好像說得是二位施主,那我這位施主該怎麼辦?
我奇怪的看向方丈,卻見方丈的目光也鎖定了我。心裏一怔,有些不好的預感上心頭。果然自己的第六感覺是對的。在我低頭沉思期間,方丈的話已經響起,隻聽他道:“這句話的意思本就不是固定不變的,三位施主寫得都是不一樣的,但都隻是一個側麵。”頓了頓,又聽方丈說道:“這句話,相信各位施主知道這句話是在印台寺大門前出現過。但各位施主肯定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從何而來。”
方丈這樣說後,我心裏更是好奇起來。無可否認的是,方丈的見解很高,因為他知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這個朝代,有這樣見解的人無疑是個奇才。還在思考的時候,方丈的話又響起,隻聽他道:“這對聯,是貧僧印台寺創始人也就是貧僧師父一次睡夢中偶得,從而悟出這句話其實就是一個禪言和禪機,為我佛門中人信服。”
“原來是這樣。”正在認真聽方丈說話時,皇上的話已然響起。話裏有著恍然大悟的意思。又聽皇上繼續道:“那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到底是什麼?還請方丈賜教。”
我還是第一次見皇上這樣主動的像是求一個人,而且對方竟然是一個和尚。如此微妙的關係,讓我不由的豎起了耳朵。完全被這個話題吸引住了。不知道方丈又會做何解,這倒真得關係到我們剛才寫的那199份是否能如願的拿到那200道石階上。
“貧僧師父的悟道本可以與爾等分享,但之前貧僧師父已經告訴過貧僧三位施主會作何解釋,與三位施主寫得相差無幾。師父說過,若是三位與貧僧師父說得不一樣,自可告訴三位施主貧僧師父的悟道究竟是什麼意思。但現在貧僧怕是恕難奉告。”皇上剛說完,方丈就打著一副官腔拒絕了皇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