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不可當眾冒犯你的上司(1 / 1)

熱播的外國電視劇巾總是聽到主角很酷地說:“It’sthebottomline(這就是底線)!”職場中上司和下屬之間也時常出現底線觸碰。上司和下屬是天生的矛盾體,因為,上司總想著下屬少提要求多做事,下屬卻想著自己做最少的事情,得到最多的回報。上司和下屬的利益“拉鋸”之間,無論是哪一方,如果理解和掌握了對方的底線,就能夠更容易獲得成功,否則,就有翻船的危險。

張岩在一家公司幹了好幾年,一直負責車間生產。一個星期六下午,因一個部件沒有到位,導致生產流水線停工。張岩詢問物料部門說:物料最快也要到晚上六點才到。張岩看到近來員工都挺辛苦的,天天加班。就安排每個班組留下三人清理、整理班組場地,其餘的員工全部下班。

這時,他的頂頭上司來了,張岩向他彙報了他對車間的安排。上司聽完張岩說要把員工放走,斷然地說:“不行、不行,其他員工不能下班,必須隨時待命,在車間玩也可以。”

張岩跟上司解釋說:“近來員工都挺辛苦的,天天加班。現在物料沒有到位,讓他們休息一下也好;再者大家現在都聚集在車間門口,已經對他們宣布休息了,如再改變大家會有怨言的。”

上司立即嚴肅起來,以一種不容商議的口氣,命令張岩必須按他說的要求去做。張岩認為上司的指示沒有一點道理,況且自己已經宣布出去了,上司也太不尊重他的意見了。張岩當然覺得自己有理,就據理力爭,並難以自控地與上司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雙方都暴跳如雷。最後張岩說:“既然你那麼堅持,那你就讓他們按你說的去做吧,我不想這樣做。”說完張岩就離開了車間。

之後張岩的工作依然像以前一樣忙碌,上司也沒有再提什麼。張岩也就慢慢淡忘了這事,可是每次加薪或晉升,還有每個月的績效考核,張岩被總排在最後,每次公司發獎金張岩都是靠邊站。

最後,張岩不得已選擇了離開。離開公司的那天,張岩的內心很平靜,波瀾不驚地跟上司談了自己的想法和原因,然後客氣地相互祝願。但臨走的一刻,張岩還是忍不住問了他:“我一次次地晉升無望是不是因為那件事?”上司先是搖了搖頭,後又肯定地點了點頭,說:“你要記住,沒有哪個上司願意被下屬當眾頂撞,哪怕是隻有一次!”張岩看得出,上司雖然有點尷尬,但自己也陷入深思之中……

身在職場,很多人都由於自己的年輕氣盛,個性耿直,一件小事,自己沒有理智地去思考,特別是沒有把工作原則與處世原則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為自己工作的成績就是一切,在不恰當的場所貿然地對抗或者不尊重上刮,這會讓你在職場路上遇到致命的打出。

有些上司把完成工作看得很重要,在這方麵如果稍稍有點不如意他就有可能大發雷霆,言辭激烈得讓被訓者難以接受,這樣的上司就是被員工公認的“工作狂”。

脾氣大的人,往往性子比較急躁,就像烈性炸藥,一碰就響。其實這樣的上司並不可怕,隻要管好“火源”就有可能避免上刊發脾氣。與這樣的上司相處,要了解他的性格特點,同時也要理解他,他不是與你過不去。你就像領導麵前的一堆易燃物品,要切實管好火源,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上司交代的事千萬不要拖拉。當遇到他發火時,最好的辦法是硬著頭皮洗耳恭聽,正確則接受,不對則事後再找機會說明,千萬不得馬上爭辯,火上加油。一般情況下,人在發脾氣時因受情緒支配,是很難冷靜下來分析問題和聽取意見的。所以,必須明白,當他情緒還處在激動狀態時,所有的辯門都是徒勞,而且會適得其反。通常,人在發完脾氣後,總會有些自責和後悔的,下屬如果抓住這個時機再與他作些說明是最好的。這時,不管上司發火在不在理,也不管自己理由有多充分,如果自己先道個歉,再大的火氣,都會煙消雲散。

事實勝於雄辯,行動勝於表白。有時候上司發火,我們隻有拿出事實和行動來,才能熄滅他的火氣。如果上司是因為你的工作出問題而發火,你應該馬上行動,采取措施補救和改正。上司看到他的話已經起效果了,火氣自然也會消去一大半。如果上司發火不在理,使自己受了委屈,你可以堅持自己的看法,可以用事實證明自己沒錯,但要注意方法,不可過激。

如果遇到不受聽取意見的上司,就得注意“巧”當“高參”。如果上司業務能力不如你,而自己又想讓他接受你的計劃,這就要想了說服他接受你的計劃,比如最好不在辦公室淡,可以下班後約他喝茶或者喝咖啡。在這樣比較輕鬆的環境下,既能把你的計劃很委婉地提想出來,又照顧了上司的麵子。這時上司也很容易采納你的意見,慢慢的還可以讓上司對你產生良好印象。

總之,一個人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低低頭”、“彎彎腰”沒什麼見不得人的。更有句古訓:“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低頭是為了讓自己與現實環境和諧,這是處事的一種變術,更是人際關係提升的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