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FDD方法的ASP.NET實訓教學改革(1 / 2)

基於FDD方法的ASP.NET實訓教學改革

計算機教育

作者:徐海濤 方緒健

摘 要: 傳統教學法重理論輕實踐,不適合計算機編程類課程的教學,為此將特征驅動開發(FDD)方法引入到ASP.NET程序設計課程的實訓中,並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調整,形成了一種較為實用的實踐課程教學法。該方法將實訓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開發總體模型、構造功能列表、根據功能製定計劃、根據功能進行設計、根據功能進行開發測試。實踐表明,該方法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動手編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

關鍵詞: 特征驅動開發; ASP.NET; 教學改革; 實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TP311.5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3)03-54-02

0 引言

ASP.NET作為微軟麵向下一代的企業級Web應用係統開發平台,被大多數高校的計算機專業選為專業必修課。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ASP.NET課程的授課基本都是教師按照順序講授知識點,學生按部就班地學習知識點,而體驗不到所學的局部知識的真正用處。雖然在教學中也會給出一些小的案例或小項目,但是對於整個課程來說,這些小案例或項目之間是孤立無聯係的,導致學生掌握的知識也是零散且不係統的,缺乏對課程的整體把握。

針對ASP.NET課程實踐性強的特點,近幾年國內一些軟件學院積極開展了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和實踐,如將案例教學法、項目驅動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等引入了ASP.NET的課程教學中[1]。從2010年開始,我們開始嚐試基於FDD敏捷開發思想的ASP.NET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1 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簡介

特征驅動開發(FDD-Feature Driven Development)方法是敏捷軟件開發過程中的一種,是由Jeff de Luca、Eric Lefebvre、Peter Coad共同開發的[2]。FDD強調特性驅動和快速迭代,既能保證快速開發,又能保證適當文檔和質量,非常適合中小型團隊的開發管理。它提出每個功能的開發時間不超過兩周,並為每個用例user case限定了粒度,具有良好的可執行性,也可以對項目的開發進程進行精確、及時的監控。FDD方法抓住了軟件開發中如何正確和及時地構造軟件的核心問題,打破了傳統的將分析師與設計者和實現者隔離開來的壁壘,使分析師從抽象的工作中解脫出來,直接參與到開發人員和用戶所從事的係統構造工作中。

2 FDD在ASP.NET實訓中的實施過程

經過幾年的教學摸索應用,結合特征驅動開發的基本思想,並根據實際情況加以改進,我們設計了一種基於FDD的ASP.NET實訓教學方法。該方法將實訓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開發總體模型、構造功能列表、根據功能製定計劃、根據功能進行設計、根據功能進行開發測試。

2.1 開發總體模型

首先要組建一個團隊,參與到FDD 方法過程的角色主要有三種:業務專家、首席架構師和主程序員。在ASP.NET實訓課程開始之前,首先讓學生自由組隊,每個團隊的人數限製在6-8人之間,並推薦一個具有一定技術和管理能力的學生作為首席架構師。業務專家由教師擔任,對於班級人數比較多的情況,可考慮邀請助教、研究生等參與。他們作為客戶代表有對產品提出任何需求的權利。

組建團隊完成後,在開發總體模型階段的主要任務包括:

⑴ 組建建模團隊;

⑵ 業務分析;

⑶ 開發業務模型;

⑷ 內部和外部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