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裏拉的天地,距離是那樣近,每朵白雲都是活動著的太陽傘,給大地、給山巒、給旅人,投下一大片一大片的陰涼。海拔越高,風吹得越高,雲跑得越快,陰影也移動得越快,就像舞廳裏、舞台上遊弋旋動的光圈投影,變幻莫測。遠有茫茫雪山,近有犛牛成群,望一眼遠山環抱的湖泊和牧場,愜意中不免又增添幾分遊興。這是一方人間淨土。香格裏拉究竟在哪裏?其實,毋庸置疑,在每個朝聖者的心中,在每個尋夢者的夢裏。
此時此刻,我的心靈不得不為之震撼!要問香格裏拉是什麼?我隻能說,是聖潔是寧靜,是雪山的世界,是野性是空曠。香格裏拉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在我心裏,這裏的天是湛藍的,湛藍得你想撕一塊下來擦把臉;水是清澈的,清澈得你隨時隨地都想喝個痛快;草是嫩綠的,嫩綠得連人都想吃一口。難怪有人把這裏稱作神仙居住的地方。
麵對香格裏拉,我隻是一個匆匆過客,而真正要讀懂她,必須用真心感受,隻有心貼近了,才能讀出她的厚重!
石林奇秀
遊罷了香格裏拉,好客的雲中兄又拉我去了石林。
導遊是一位年輕俊秀的撒尼族姑娘,瘦瘦的,很精幹,她口若懸河地說著順口溜:“到了北京登牆頭,到了西安看墳頭,到了桂林觀山頭,到了上海數人頭,到了蘇州看丫頭,到了昆明看石頭……”這麼長的一段帶“頭”字作尾音的導遊詞,被她說得如快板似的一氣呼出,引來一片喝彩聲。
她還告訴大家,到了石林,看到姑娘就要喊她“阿詩瑪”,看到小夥就要喊他“小黑哥”;如果想要上廁所,不要說去解手或者上衛生間,而要說“唱歌”。說到此處,導遊不無幽默地說:“一個人叫獨唱,兩個人叫重唱,三個人以上叫大合唱。”一番風趣迭出的話語,逗得大家忍俊不禁,大笑起來。
石林的風景果然獨特,千峰壁立,拔地擎天,怪石嶙峋,風姿各異。有的像刀劍直插雲天,有的像獅虎雄踞一方,有的像展翅欲飛的鳥,有的像水中的遊蛇,有的像探海的神龜,有的像峭壁上的靈猴,還有的像牛、像羊、像兔、像狗,你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石林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怪不得千千萬萬的遊客紛至遝來。撒尼族人憑借自己美好的願望和追求,用無數神話和傳說,給這些啞然無語的石頭,賦予了詩情和畫意。每一塊石頭,每一座石峰,每一個石洞,都是一幅圖畫,都是一首詩。
我們在危石險道中攀援繞行,在神話般的境界裏流連。一路上,一隊隊的遊客,由一個個“阿詩瑪”或“小黑哥”導遊率領著,穿山越洞。
“阿詩瑪”是撒尼族人神話中的人物,意思是心靈像金子般美麗的姑娘。石林因為阿詩瑪和小黑哥的愛情故事而顯得多情。在石林,與“阿詩瑪”合影是最熱潮最時髦最搶手最愜意的事情,遊客們紛紛租借少數民族服裝,無論男女老少,都願意把自己打扮成阿詩瑪或者小黑哥的模樣,留下到此一遊的紀念。尤其是情侶們,穿上阿詩瑪和小黑哥的情侶裝,雙雙甜蜜相依,留下他們戀愛史上最珍貴的鏡頭。
石林,無愧為石頭的森林,她擁有取之不盡的石頭。不光是豪華的賓館內外比比皆是的石屏、石桌、石凳,就連遍地擺攤的石硯、石雕,也成了遊客們的寵兒。走進石門,一幅氣勢磅礴的奇石畫麵躍入眼簾:枝葉繁茂的石鬆隱有鬆濤之聲,在陽光下泛著點點銀光的石蓮含苞欲綻,古樸的“阿詩瑪”是那樣風采動人。這些讓人流連忘返變幻無窮的石頭,有的似摘星巨手,有的如探海蛟龍,有的像大海狂瀾,有的如輕悠的飄帶要乘風飄去。石林之石,沒一塊是重複的,真是千奇百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