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遇到不平時想得開(3)(3 / 3)

當你回頭望一望那些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人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我們現在這樣活著,有飯吃、有班上,就已經很幸福了。

如果早上醒來,你發現自己還能夠自由呼吸,你就比在這一周離開人世的100萬人更有福氣。

如果你從未經曆過戰爭的危險、被囚禁的孤單、受折磨的痛苦和忍饑挨餓的難受……你已經好過世上的5億人。

如果你的冰箱裏有食物,身上有足夠的衣服,有屋棲身,你已經比世界70%的人富足。

如果你的銀行戶頭有存款,包裏有現金,你已經身居世界上最富有的80%的人之列。

如果你的雙親仍然在世,沒有分居或離婚,你已屬於稀少的一群。

如果你能抬起頭,帶著微笑,內心充滿感恩,你是真的幸福——因為世界上大部分的人可以這麼做,但是他們沒有。

如果你能握著一個人的手,擁抱他,或者隻是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你的確有福氣,因為你所做的已經等同於上帝才能做到的。

人生必不可少的東西其實很少。認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活得從容一些。不那麼忙碌,不那麼心浮氣躁。因為不管社會怎麼發達、物價如何上漲,你隻要具備一顆平常心,隻追求一種平常生活,做到一生衣食無憂就是件很簡單的事情。我們還可以騰出時間、精力來,做一些別的追求和享受。

◆心向明處,世間公平

人生在世,雖然隻有短短幾十年,卻要經曆各種好事、壞事,嚐遍酸甜苦辣。

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人生,是有苦又有樂的,是豐富多彩又艱難曲折的,就像白天與黑夜的互相交替一般。快樂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快樂的人連路邊的鳥兒都在為他歌唱,花兒都似專為他開放。痛苦時,落日西風,萬念俱灰,睡夢中也在滴淚。

曾經有兩個囚犯,從獄中望窗外,一個看到的是滿麵目泥土,一個看到的是萬點星光。而對同樣的遭遇,前者心中悲苦,看到的自然是滿目蒼涼、了無生氣;而後者心往好處想,看到的自然是星光滿天,一片光明。

一個因病入膏肓,僅剩數周生命的婦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壞到了極點。藍姆·達斯去安慰她說:“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去想死,而把這些時間用來考慮如何快樂度過剩下的時間呢?”

她剛對婦人說時,婦人顯得十分惱火,但當她看出藍姆·達斯眼中的真誠時,便慢慢地領悟著他話中的誠意。“說得對,我一直都在想著怎麼死,完全忘了該怎麼活了。“她略顯高興地說。

一個星期之後,那婦人還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滿感激地對藍姆·達斯說:“這一個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陣子幸福多了。”

“苦樂無二境,迷悟非兩心”。心往好處想,不論何時,不論何事,隻要仍在人間,就要心往好處想,天堂和地獄就在人心中。人生可以沒有名利、金錢,但必須擁有美好心情。心往好處想,會讓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溫暖。

在荊棘密布的人生旅途上奔波忙碌了許久,血肉之軀的凡人,總少不了幾多困惑,幾絲煩惱,幾多無奈,而人的這些煩惱和無奈也往往源於自己本身,因為總是高標準、嚴要求自己,令自己陷於“活給別人看,看著別人活”的迷宮而不能自拔。同樣的半杯水,消極者說:“我隻剩下半杯水。”積極者說:“我還有半杯水。”也就是說,怎樣看同一個問題,心態起著決定性作用。

舒心橋——心往好處想

人總是避苦求樂的,都希望快樂度過每一天,但生活本身就充滿酸甜苦辣,快樂和痛苦本是同根生。當你快樂時,不妨留一片空間,以接納苦難;當你痛苦,不妨想到往昔的快樂。

人生的道路雖然不同,但命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有快樂也有痛苦,就看你能不能抱定青山不放鬆,心往好處想。

心往好處想,才能幫我們衝破環境的黑暗,打開光明的出路,才能獲得更多更大的人生樂趣。在困頓、苦難麵前,一味哭喪著臉,除了磨掉自己的銳氣外,是不會賺到任何同情的眼淚的。隻有顫抖於寒冷中的人,最能感受到太陽的溫暖;也隻有從痛苦的環境中擺脫出來,才會深深感覺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就像火車過隧道,即使在黑暗中,也要看到前方的光明。

冷眼看世態,名苦利苦是非苦,歡顏向人生。你樂我樂大家樂,隻有快樂,取悅了自己,高興了別人,何樂而不為呢?要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無不散的筵席。無奈多於喜悅,所以我們要練就承受得起多種挫折與磨難的基本功,擁有樂觀、豁達的個性和精神麵貌,凡事往好處想,以健全奮發向上的積極心態去對待。隻有這樣,遇到不順心的事和麵對挫折時,才能使自己從“山重水複疑無路”的陰影中,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凡事往好處想,你會發現,生活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