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風了。
柳舟在巡撫衙門端坐,窗外漆黑一片,隱隱能聽到雨聲。
王安站在一旁,道:“大人,天晚了,不如先休息吧,張大人今夜恐怕難成事。”
柳舟沉默,張武去找外商租借船隻,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那些外商如果是死腦筋的話,難免更加麻煩,最重要的是,柳味擔心張武硬不下心腸來。
柳舟對這個時候的人太了解了,他們都是欺軟怕硬的主,如果外商稍微強硬一些,這大清的官員還敢不敢直言就難說了。
而如果張武不敢硬氣一些,那這事他是絕對辦不到的。
雨聲淅瀝瀝的,柳舟想起了京城,此時的京城應該下雪了吧?
京城,京城無雪。
京城的天氣是陰沉的,不過卻有幾許孤星。
乾隆皇帝在禦書房,他的跟前站著和珅、劉墉和阿桂三人,這三人站在一起相互張望著,而後由和珅出列問道:“不知聖上召見我等三人所為何事?”
乾隆皇帝抬頭看了一眼和珅,道:“十七貝勒永璘和柳舟兩人巡視全國,聽聞頗有建樹,朕準備再下江南,沿途看看我大清山河,諸位愛卿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下江南一直都是勞民傷財的事情,可乾隆皇帝卻是極其喜歡的,而和珅恰恰知道這點,為此在乾隆皇帝開口之後,他便連忙說道:“這是好事啊,如今我大清繁榮昌盛,皇上是應該下下江南,讓天下百姓瞻仰一下聖上威儀才行。”
和珅說完,乾隆皇帝點了點頭表示很滿意,可這個時候,劉墉突然開口道:“聖上,下江南需要很多銀子,如今國庫雖然還有些錢,可並不多啊,下江南建造行宮,怕又要勞民傷財了,聖上是千古明君,不可學隋煬帝啊。”
隋煬帝當年為去揚州看瓊花便派人開通了大運河,因為此才鬧得隋末混亂,乾隆皇帝常常以此為戒,隻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卻反而越來越喜歡這樣的大排場了。
劉墉說的有道理,可乾隆皇帝又不想熄滅自己興起的念頭,於是將目光投向了和珅,他之所以留著和珅這個大貪官不殺,一個是為了給自己的子孫留下功績外,再有就是很多事情他不便做的和珅可以幫他去做,很多話他不便說的,和珅可以幫他去說。
而和珅也是極其清楚這種情況,所以當乾隆皇帝望向他的時候,他連忙笑道:“劉大人太過危言聳聽了,隋煬帝能跟我們英明的聖上比嗎?再者他們隋朝能跟我們大清比嗎?我大清如今最不缺的就是錢,至於劉大人說的建造行宮的事情,劉大人更是不必擔心,江南多園林,那些私家園林可是精美的很,皇上隻要下道聖旨,那個百姓不爭著搶著要請皇上去居住?”
和珅說完,再次望向乾隆皇帝,道:“聖上,劉大人所言根本不足為慮,隻要聖上將此事交給下官,下官必定能夠將此事辦理妥當。”
乾隆皇帝淺笑頷首:“好,不錯,不錯。”
劉墉見乾隆皇帝心意已決,便也不再多言,而負責乾隆皇帝南巡的事情,他也不想插手,他是清臣,他最惜名,像這種勞民傷財有肯能導致民怨的事情,他不信參與,也不屑參與,那和珅喜歡,就讓他去做好了。
---------------------------------------------------------
出得皇宮,夜色已深,隻偶爾幾隻饑寒的野貓在街頭亂竄。
劉墉坐上轎子後,隨即命人回府,隻是走到半途,突然轉念,吩咐車夫拉他去十五皇子顒琰的府邸。
時天色已晚,十五皇子的府邸隻有零星的燈光,可劉墉顧不得其他,還是名小廝去敲門,門開之後,一名太監迎了出來,見是劉墉,連忙給請了進去。
在客廳稍作一盞茶的功夫後,十五貝勒便穿戴整齊的來了,十五皇子是個十分嚴謹的人,而且喜歡公事公辦,就算再晚見人,也必定穿戴整齊,劉墉之所以選擇輔佐十五皇子,就是看上了他這點,因為在他看來,十五貝勒這樣的人當了皇帝,必能能一正大清風氣。
雙方在客廳見麵後,十五皇子問道:“劉大人深夜造訪,不知所為何事?”
劉墉雙眉微沉,他覺得像十五皇子這樣的人,應該知道他今夜去了皇宮才對,因為隻要有心爭奪皇位的人,就應該建立良好的情報係統。
而十五皇子這樣問,顯然是沒有這個準備。
不過劉墉隻輕歎一聲後,便隨即說道:“今晚皇上召集了和珅、阿桂和老臣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