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漁翁得利(1 / 2)

劉墉話罷,和珅立馬站出來道:“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才智雙全,可堪重任,微臣推薦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

本來是三黨派之間的爭奪,最後變成了扶持各種支持的皇子的一場戰爭。

乾隆皇帝何等精明,自然一眼便看出了這三個黨派跟這三個皇子之間的關係,而明白之後,他也不得不有所衡量才行。

皇八子,十一子和十五子三個皇子當中,乾隆皇帝最喜歡的是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因為乾隆覺得十一子最像自己,無論是樣貌還是氣概都像,而且才智不俗,隻是品行略差,竟然跟大貪官和珅勾結上了,如果要他登基後就殺和珅,他可下得去手?

乾隆皇帝心裏是很清楚的,自己不殺和珅,那是自己舍不得殺,可如果自己歸天之後,和珅必須得殺,十一子太像自己了,他少不得要像自己一樣不舍得殺和珅。

皇八子文武雙全,在自己的這些兒子當中,是武力最強的,他日若禦駕親征,必定能震懾敵膽,而且他還娶了蒙古過的娜拉郡主,有蒙古國的支持,乾隆皇帝也會考慮到他。

至於十五皇子,則嫉惡如仇,恨不能將朝中貪官係數殺光,若以他的才智和孝心,是可以大用的,若是他能收一收性子,明白為君之道的話,倒不失為一個好君主。

乾隆皇帝將這三個皇子係數想了一遍,最後也有些為難起來,無論派那個皇子,最終必定會被認為是有希望繼承大統的,在這事上,皇上的一個暗示,都有可能造成一係列的反應。

思來想去,乾隆皇帝最終吩咐道:“十七貝勒永璘已到弱冠之年,也是時候去外磨礪一番了,傳命下去,命十七貝勒擔任欽差,前往大清巡視,再下一道旨意給柳舟,要他協助十七貝勒。”

十七貝勒永璘,在眾多皇子中並不起眼,其他皇子都是親王了,他卻還是貝勒,皇上用他,眾多大臣倒並不在意,隻認為皇上這是在三個皇子中間難以取舍,才不得已讓十七子去當欽差。

而在乾隆皇帝的後一句話中,將柳舟也加了進去,無疑是想告訴朝中眾臣,要鄉紳交稅的事情,他這個皇帝是讚成的,以後誰都不要再說了。

朝中官員那個心裏不是跟明鏡似的,從乾隆皇帝的話裏揣摩出了意思,自然不敢再多嘴。

退得早朝,一眾大臣心中皆不是開心,如果十七子是個軟硬不吃的人,那麼他們的族人豈不是要遭殃了?

一眾官員紛紛向各種所屬黨派的人詢問對策,和珅、劉墉等人深深凝眉,卻也給不出一個說法來。

--------------------------------------------------------------------

早朝後沒多久,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便到了十七子永璘的府邸。

十七子永璘長的略微瘦弱了些,不過卻很清朗,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皇十一子一見到永璘,立馬笑道:“恭喜十七弟,賀喜十七弟,皇阿瑪將此事交給十七弟來辦,怕是要給十七弟升親王爵位了。”

永璘卻並無一點開心神色,道:“十一哥就別寒磣兄弟了,十一哥在我這個年齡的時候,早已是親王了,而皇阿瑪這次給兄弟的任務又這麼艱難,辦好了還好,可若是辦不好,別說親王了,皇阿瑪不把我這個貝勒的爵位給摘了就好。”

十一子聽完,笑道:“不會,不會,皇阿瑪對你的能力是很自信的,而且不還有那個柳舟嘛,他可是個能人,十七弟等著升親王吧。”

這樣說著,十一皇子突然又道:“其實這事說難不難,說容易也容易,隻要別激起太大民怨,又能收到稅,這事就算齊活了。”

永璘對他這個十一哥來此的目的再清楚不過了,聽他這麼說,連忙笑道:“還是十一哥看的清楚明白,十七弟明白的。”

“十七弟是聰明人,自然明白該怎麼辦。”兩人正說著,外麵突然傳來一個聲音,接著一名小太監急匆匆的跑了來:“爺,八皇子來了。”

十一皇子和永璘兩人微微一驚,不過很快又都明白過來,十一皇子是為和珅的那些同黨來求情的,那八皇子自然是為了給阿桂的人求情了。

“八哥來了,快請。”永璘說著,便起身迎了出去。

皇八子在永璘的庭院坐下之後,笑道:“十七弟馬上就要離京了,八哥來看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