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城攻防戰開戰的第二日,在激烈的戰火聲逐漸落幕。
相比昨天,今天海南軍的戰果並不顯著。法軍依托堅固的工事抵抗,海南軍步步艱辛的向前推進,戰鬥逐漸成僵持狀態,雙方士兵在城區間激烈戰鬥。
清晨,當第一抹白光浮現在天邊,基地製造的“鐵拳”火箭筒,被後勤部連夜運送到北江城前線。
不過,對於火箭筒這種類型武器,士兵大多都沒見過,更別提如何操作火箭筒進行攻擊。
而李衛東也隻是曾在電視上看過火箭筒的威力,但二戰時期的“鐵拳”火箭筒的實際效果李衛東也不敢保證,索性就打算進行實彈實驗。
留下江濤總覽戰局,李衛東帶著王山虎等一些高級軍官來到北江城外的一片空地上,觀看新武器實驗情況,連帶著培訓一批可以操作鐵拳火箭筒用於實戰的士兵。
李衛東站在開闊地的後側,前麵就是觀摩學習的士兵,以及向他們示範如何操作火箭筒的教官。
“統帥!您說這玩意兒,靠譜不?”王山虎看著士兵擺弄著“鐵拳”火箭炮。
這玩意就如同一個大號的“搗藥杵”,統帥說能炸飛一座小型工事,一群高級軍官都十分懷疑有那麼大威力嗎?
“沒問題!別看它雖然外形長的不咋滴,但威力是不容質疑的。”李衛東肯定的回答道。
示範的教官都先是拆卸火箭筒,將每一個零部件單獨的拿出來,講解它們每一個的作用。
“鐵拳”是一款結構簡單的火箭筒,它由發射筒、機械式發射擊發機構、保險裝置、發火係統、瞄準具和背帶等組成。
發射筒是一個兩端開口的光滑直管,內徑44mm,用無縫鋼管製成,前麵有很短的喇叭形擴張段以及彈藥定位缺口,後麵有筒尾加強箍。
在發射筒上焊有表尺框和發射、擊發機座。它的發射係統是由火帽、導火管和點火藥等組成。
“鐵拳”火箭筒與後世常見的火箭筒類似,都是使用時架在右肩上射擊,可重複裝彈多次使用。
因為馬上就要投入戰鬥,所以教官也沒有繼續仔細講解,而是準備先教會這些士兵怎麼使用,以後有時間在詳細培訓。
“菜鳥們!看清楚是怎麼裝填彈藥的了嗎?”一個黑臉的教官喊道。
“明白,長官!”戰列整齊的二十幾個士兵齊聲回答。
隻見一個教官單手將將火箭筒架上肩膀,道:“好,現在你們仔細看著,它是怎麼用它射擊!”
示範的是最簡單的臥趴式射擊姿勢,將“鐵拳”火箭筒架在肩上,左手打開瞄準具,瞄準一百米遠的目標物。
這種“鐵拳”火箭筒采用的是機械瞄準具,表尺為可折疊式,平時是折倒在表尺框內的,在需要用時會將表尺折起,進行瞄準。
看教官準備已經好了,李衛東對身邊的部下道:“都仔細看好了!”
“鐵拳”火箭筒配用單超口徑空心裝藥破甲彈,采用彈底慣性瞬發引信。破甲彈的金屬零部件大多用低碳鋼板衝壓製成,除風帽外,均用卷邊和點焊方法固接。
教官按下發射開關,隨著一道白煙而過,遠處的木質目標物一下炸了開來,飄散的白煙中木屑亂飛。
那塊地方就像是被一枚炮彈命中一樣,目標物被炸的粉碎,地麵上隻留下一個彈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