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鐵拳火箭筒(1 / 2)

鑒於海南軍最基層戰士們的識字率不高,李衛東最終選擇了一種操作相對簡單,對士兵文化素質要求不高的德國“鐵拳”火箭筒。

\"鐵拳\"是世界上第一種超口徑反坦克火箭筒,也是現代火箭筒的開山鼻祖,曾在二戰中戰績顯赫。

鐵拳100式30mm火箭筒,是由德國蘭格韋勒博士設計出成功的一款武器。適用於摧毀坦克、裝甲車,以及敵軍工事。

“鐵拳”火箭筒

口徑:30mm

戰鬥狀態長:1050mm

火箭筒戰鬥總質量:4kg

配用彈種:破甲彈

彈徑:100mm

初速:90m/s

有效射程:150m

本來它會是42年才會誕生的,並在同年十月大規模生產,裝備當時的德國陸軍部隊,成為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超口徑火箭筒。

不過伴隨著李衛東的決定,它將提早出現在亞洲戰場,並在海南軍手裏綻放出它應有的光彩。

相比鐵拳的性能而言,比它優秀的也有。但要說李衛東真正選擇“鐵拳”的主要因素,那還是因為它結構簡單、操作便捷,十分適合海南軍戰士。

還有就是它的造價相對低廉,部分零件可以用大型機械一次衝壓而成。

因為已經持續兩個月的北越戰爭,海南軍以一省之力對外采取軍事行動,軍政府的財政狀況也已經見底。

李衛東一向都是認為,最好的武器不一定是最適合的,而最適合的一定是最好的。

“欣華!現在裝備工廠全力生產“鐵拳”火箭筒,明天天亮之前用飛機空運過來!”既然已經選好了,李衛東隨機吩咐欣華道。

在經過基地係統對鐵拳100式30mm火箭筒進行優化改進後,口徑變為了44mm的肩扛式火箭筒。

將火箭筒配用彈的質量改變為3.6千克,使得效射程增加了50米,達到150米的距離。並用圓頂錐形藥型罩代替原來的尖錐形藥型罩,提高了破甲能力。

安排完這一切後,乘了一天車的李衛東有些困乏,蓋條毯子和衣而睡。

一夜無話。在天色微明之時,李衛東早早的來到指揮部裏,準備海南軍發動新一波的攻勢。

當各部隊士兵在吃過早飯後,寂靜一夜的炮兵陣地上又一次響起開轟隆隆的巨響聲,緊隨其後就是炮彈的尖嘯聲撕裂天空而來,完全覆蓋法軍陣地。

“嗡…嗡…翁……!”天空中海南軍飛機進行轟炸,摧毀著任何被判斷為有價值的攻擊目標。

飛機與大炮在前開路,壓製敵軍活力,然後步兵再緊跟著推進,在敵軍還未從炮擊中反應過來之前,衝到跟前混戰,占領敵軍陣地。

兵勢如潮,這是海南軍一貫的戰法,這也是李衛東一直都在強調的協同作戰。兵勢如濤,

當天空中肆虐的海南軍飛機全都消失後,躲在掩體之下的法軍士兵才會小小心翼翼的冒出頭來。

與海南軍已經激戰了兩天,對於海南軍的戰術也比較了解。在空軍飛機轟炸和炮擊後,緊隨其後的就是海南軍步兵部隊。要是不迅速的回到陣地上,就很可能被海南軍衝進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