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90後的工作時代2(2 / 2)

2011年十月份,我在家裏待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在這個時間裏,沾化冬棗熟了,進入秋收的季節,每家每戶都要開冷庫放入冬棗,這樣可以保鮮一個月的時間,每家每戶大約存1萬斤左右的冬棗,一畝地產量大約是一萬斤,所以剩下的那些都要拿去市場去賣錢,市場收棗的毛病太多了,個頭小的不要,個頭大的也不要,青的不要,就要那種不大不小沒有斑點的而且還可以照出人影的那種棗,所以每次進去市場都要人山人海的去找攤位,讓他們看一下,那時候沒有微信支付,有的人直接去外地擺攤賣冬棗,現在賣棗可比以前方便多了,有了微信跟淘寶,賣棗太快了!到地裏摘棗也是一門學問,首先冬棗皮薄肉脆,掉在地上就摔爛了,所以必須要一個個的摘下來放在自製的書包裏麵,然後在放入周轉箱裏麵,上麵要蓋上布或者是棗葉,防止太陽強光照在冬棗上麵而失去水分,然後裝上農用三輪車,一箱一箱的擺放整齊,然後回到家裏經過人工手選,檢出爛棗和有斑點的棗,這樣的是要扔到的,其次經過檢棗機分出大小個,最後在裝上車拉去市場賣棗!那時候賣棗需要淩晨4點就起來,賣到6點以後天差不多就亮了,然後在去地裏繼續摘棗,就這樣,淩晨賣棗,白天摘棗,晚上檢棗,基本飯都顧不上吃,這時候有人就問了:不吃飯哪有力氣去摘棗賣棗?我這裏聲明一下:我們去摘棗的時候,餓了就直接從樹上摘下來吃,而且不需要水洗,直接吃,餓了就吃,吃不了幾斤你一頓飯就不用吃了!所以我們吃飯的時間是很少的!漸漸的十月份就過去了,我也要回到青島飯店去打工了,但是到最後我走的卻像賊一樣偷偷的溜走的,因為時間長了人都有厭倦,所以我厭倦了飯店的工作,2011年年底,我拿著行李說要回家去過年,自此以後我再也沒有去過以前的飯店,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再去青島市!2012年正月初八我來到了我的老家濱州,在濱州市找到了一份鋁廠的工作,開始了我的濱州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