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90後的工作時代1(2 / 2)

學會殺魚以後,由於前廳缺少服務員,我也剛滿17歲,正好趕上暑假,所以很多人以為我是暑假工,所以就沒在意,當時我們經理對我說:“你年齡太小,如果有人問你大多你就說你是暑假工。”在服務行業也是一門學問,比如我們常常遇到一些催菜的,或者是說魚怎麼還沒熟?在不上我們就不要了等等這樣的話,我們服務員態度第一是陪笑臉,然後說:“你的菜現在在鍋裏炒著呢,稍微一等就好了。”(這時候心裏想:等著吧,現在還不知道出哪個桌子上的菜呢!),然後跑到廚房門口對打荷的說哪桌的菜加快做,然後打荷的跑到廚師砧板那裏找到那個菜然後擺在廚師麵前說這道菜加急,趕緊做,於是馬上做好就出鍋,有些客人說我要的魚怎麼還沒熟?跑到海裏遊泳了?我們就會說:“千燉豆腐萬燉魚,越燉久了越好吃,你們稍微一等馬上就好!”這就是所謂的巧言令色,首先你要安撫好客人的情緒,然後再去找廚房師傅幫我把菜做快一點,最後上菜,中間隻能間隔5分鍾,如果持續不上菜,我們服務員就會去房間講一下那道菜怎麼做,然後他們聽的津津有味,這時候講的差不多的時候然後就說,那道菜現在差不多好了,我給你們端上來,然後趕緊跑到廚房去端菜,然後對客人說這就是剛剛說的那道菜,請品嚐一下!

那是也有外賣,不像現在一樣有美團.餓了嗎這樣的服務,那時候就是餐廳的服務員負責送外賣,然後將錢送到吧台,那時候送外賣沒有騎車的,都是跑著去的,那時候不管刮風還是下雨,都要去送外賣,有的時候為了一個外賣被人家催了好幾次,因為有些地方根本就不熟悉,也不知道怎麼走,所以慢慢的溜達著去送外賣,結果迷路了,回來的時候老板沒有問有沒有把外賣送到,第一問的是你跑到哪裏去了?是不是又迷路了?隨後才問外賣送的怎麼樣!當時我們老板首先看中的是人,外賣丟一份無所謂,那時候又沒有什麼評論,如果人走丟了那可就麻煩大了!所以到最後送外賣的人熟悉路的人去,其次是一個學員跟著去,慢慢的送外賣就變得簡單起來了!

回想一下,這是第一個飯店,也是我第一次工作的地方,那時候正趕上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當時手機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回到宿舍隻能通過一個10寸的小彩色電視看,到店裏以後才有大電視看,那時候組織捐款,我們就把獎金拿了出來全部捐了進去,慢慢的事情平息了,趕上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由於青島市是奧帆中心,所以飯店以及工廠查的比較嚴,這時候我也剛剛幹了半年多,回到家裏幫忙收拾玉米,收拾完了以後在家過完年,2009年剛過完年,我便又收拾東西去了青島,找了一家小飯店,開始了3年的時光……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