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陪小梅回老家
汪秋平在家住了兩天就回到省城。離開家的時候,媽媽和外婆哭了,爹和外公、舅媽都流了淚。他們都要她好好孝敬爺爺奶奶。舅舅倒是沒有流淚,他說省城複雜,要她多注意家裏和自己的安全。他到省城時一定去看她。
汪秋平走後,孫啟英認為兒子肖春劍和汪家姑娘的事並沒有完。她還要努力爭取。
汪秋平回到省城,每天除了看看書,讀讀唐詩宋詞,就是幫助小梅和家裏的傭人做做家務,陪奶奶說說話,陪爺爺散散步。很得家裏人的歡心。她每天必須做的,除了練功就是溜馬。她經常去的地方,還是叔叔帶她去的那個場地。那裏很寬、很平,有樹有草。在那裏可以騎馬轉圈走,馬累了,可以放它就地吃草。大黑馬好像也習慣了,邊吃草邊打著響嚔。有時還躍起兩隻蹄子高聲咆哮,好像很歡暢。可汪秋平好像知道它的心思;它在想念原來的主人呢!
汪正豪離家幾個月了,還是沒有消息。奶奶老是嘮嘮叨叨地念,常在家門口手搭在額頭上張望。爺爺總是長一聲短一聲地歎氣。
這天一早,汪秋平和小梅去溜馬。來到那個場地,隻見一棵高大的白楊樹從丈來高的地方被風吹斷(昨晚刮大風),上半截倒在對麵的一棵樹椏上。她們下了馬,汪秋平把馬拴在草多的地方,對小梅說;“小梅姐,你看那棵斷了的樹樁下有一棵小樹椏,我要抓住它翻到那倒了的樹幹上。”說完,也不等小梅回答,緊跑幾步,到了樹樁下,隻見她將身子往上一縱,一下躍起老高,伸手抓住那樹椏,然後身子往上一翻,一下站在樹樁上。小梅看得目瞪口呆。隻見她從樹樁上一腳踏到樹幹上,一步一步往前走。那倒了的樹幹約4丈多長。她先走得慢,還有些搖晃。到了那一端,她又慢慢走了回來。然後一縱到了地上。臉不紅、氣不喘。小梅高興地說:“大小姐,你真行,像個女俠客呢!”汪秋平板著臉說;“小梅姐,咋又忘了我們的規矩?”她說的是兩人單獨在一起不能叫她大小姐的事。小梅說;“看了你的功夫,我就什麼都忘記了。”汪秋平說;“以後注意改正。”接著又教小梅練拳。
有一天,汪秋平又和小梅出去溜馬。走到半路,小梅突然想起什麼似的,說:“大小姐,你能不能帶我回家一趟?”汪秋平假裝生氣地說;“不能!因為你還叫我大小姐。你要叫我秋平,我就帶你去。”小梅一聽笑了,說;“秋平,我要你帶我回老家。”汪秋平也笑了,說:“好的。你給我指指路就行了。”小梅說:“我們繼續沿著大路走。到分岔的時候我給你說。”汪秋平雙腳一踢馬腹,大黑馬便順著大路奔跑起來。走了約一個多時辰,來到一個路口。小梅說;“就從這裏拐進去。路又小又窄,不大好走呢!”汪秋平說;“我們走慢些嘛。不要緊的。”這路真不大好走,坡坡坎坎、彎彎拐拐。一下上山,一下下山。兩人騎在馬上,都是山路,下坡時身子往前傾,上坡時身子往後仰,這樣上上下下,很不舒服。汪秋平說;“小梅姐,我們幹脆下去牽著馬走路吧。”小梅說“好”。兩人於是開始步行。這樣走了個多時辰,小梅指著前麵的一棟草房說,我的家就在那裏。她顯得有些傷感,歎了口氣,說:“幾年沒有回來,不曉得家裏成啥樣了。”
一會到了房屋的前麵,隻見院子裏一隻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在覓食。旁邊的菜園子裏種有白菜、青菜、蘿卜。小梅感到有些奇怪。見房子的門開著,她就朝屋裏高聲喊:“家裏有人嗎?”一會從屋裏走出一個50來歲的婦女,她手遮在額頭前看了看,說:“是哪個呀?”小梅眼尖,一下認出那人,說:“舅媽,我是小梅呀!”說著走上前去,一下抱住那人哭了起來。那人緊緊摟著小梅,哭著說;“是小梅啊!這些年你到哪裏去了?我們到處打聽,都沒有你的消息。”小梅站直了身子,揩了揩淚水,說;“舅媽,這是汪家大小姐。多虧她們家把我救下來,要不我也活不到今天。”她拉了汪秋平的手,給那女人介紹。那女人這才認真看著汪秋平,說:“唉呀,是大小姐啊!長得這麼好看,仙女似的。在我們鄉下,打起燈籠都找不到呢!”接著要兩人到屋裏坐。小梅從汪秋平手裏牽過馬,拴到院子裏的一根樹上。那女人又去屋檔頭抱了稻草來給馬吃。大家這才進了屋。
屋裏雖然陳設簡單,隻有一張方桌,幾張條凳。但顯得幹淨、整齊。小梅拉了張凳子讓汪秋平坐了,自己才坐下。那女人說;“我燒水給你們吃。”就忙開了。小梅說,我們鄉下叫“吃水”,不叫“喝水”。平時渴了,拿瓢往水缸裏舀了就喝。很解渴的。也不會生病。接著說,這個女的是她母親的堂弟媳,隔這裏不遠。隻一會,那女人端了兩個碗來,裏麵各有兩個荷包蛋,上麵浮著甜酒。甜酒是鄉下人用糯米做的。用來煮苛包蛋是很好吃的。她說;“你們從那麼遠來,沒哪樣好吃的,吃點湯解解渴。”汪秋平和小梅一人接了一碗。小梅說:“勞煩舅媽了。”從那女人手裏接過筷子,遞了一雙給汪秋平,兩人吃了起來。汪秋平見那女人沒有吃,在一旁坐著,說;“你咋不吃呢?”她說,我才吃完飯,不餓的。接著對小梅說:“自從你爹媽過逝,你又走了。我們沒有你的消息。我們家老頭那一年也餓死了。我和你老表哥靠一些瓜瓜菜菜活了下來。這兩年好了些,不旱了。去年我和你老表哥商量,老親老戚的,就把你家的田土打理了,種了糧食。我又過來幫你把房子打整了,菜園子也種了菜。就等你回來。好了,你回來了,家裏樣樣都有。糧食不夠到那邊去背。”小梅和汪秋平已吃完碗裏的東西。小梅把碗筷收了。說;“舅媽,我一時半時是不會回來的。房子你幫看著,田土你們種,糧食、菜都是你們的。我要有時間就回來看看。辛苦你和老表哥了。”又對汪秋平說;“大小姐,時間不早了,我們走吧。”那女人說:“咋才來就要走呢?就在這裏住一晚上。我把你老表哥叫過來會會。”小梅說:“不了,大小姐家叔叔打日本去了。家裏兩個老的。我擔心他們掛記。”那女人聽說打日本,就說;“砍腦殼的日本人,聽說可惡得很,打到哪裏都殺人放火。有大小姐叔叔他們在前方頂著,才打不到我們這地方來。要不,那會是怎樣一種情況啊!”汪秋平聽了,心想,農民都恨透了日本鬼子呢!見兩人執意要走,那女人說:“你們要走,我也留不住。等一下,我拿點東西你們帶走。”接著進了裏屋,一會拿出一個小口袋,裏麵裝得滿滿的。她說;“這是我們自己種的糯米,你們帶回去熬稀飯,很好吃的。”汪秋平看了,說;“你們辛辛苦苦種的,留著自己吃吧。城裏能買到的。”女人說;“一點小意思,大小姐不要嫌棄。家裏還有呢!”小梅說:“這是我舅媽的心意,大小姐不要客氣。”又說,“多謝舅媽了。”她邊說邊接過袋子,讓汪秋平拿著,先上了馬(她現在能自己上馬了),然後要汪秋平將糯米遞給她,她接了抱在麵前。汪秋平接著上了馬,兩人離開小梅的家。小梅的舅媽送了好一陣,才依依不舍地往回走。臨別時,汪秋平看到小梅眼裏充滿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