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和叔叔一起騎馬(1 / 1)

吃完飯,汪正豪從馬廄裏牽出一匹馬來。這馬高大健壯,身上的黑毛油光水滑。韁繩在主人手裏,它還仰頭咆哮,打著很響的噴嚏,前麵的蹄躍起老高,似要奮蹄飛奔。所謂躍馬楊鞭須奮蹄,它正聽候主人的召喚。汪正豪要侄女先上馬。汪秋平沒有騎過馬。但她有武功,隻輕輕一躍便騎了上去。汪正豪隨後也騎了上去。叔叔在前,侄女在後,汪正豪雙腳一碰馬腹,那馬便開始奔跑。速度越來越快。汪秋平緊緊摟著叔叔的腰,隻聽風在耳邊呼嘯,她眼睛都不敢睜。雖然她會武功,但也擔心離開馬背跌下去。她畢竟沒有騎過馬。過了好一陣,速度慢了下來,然後停住了。汪正豪將右腿抬到左邊一躍下了馬。這時的汪秋平似乎才安靜下來,汪正豪怕她一下回不過神跌下來,伸手扶她下了馬。

這是一個非常幽靜的地方。地很平,周邊有樹。看不到一個人。汪正豪說:“怎麼樣?騎馬很過隱吧!”汪秋平說;“是很過隱,隻是還不習慣。”汪正豪說;“什麼事要習慣都有一個過程。你慢慢就習慣了。你先看看環境,適應適應。再打一套拳我看看。”汪秋平在地上走了兩圈,活動活動手腳,來到叔叔麵前,打了一套舅舅教的那套拳路,臉不紅、筋不脹。汪正豪在旁邊看了,直說“不錯不錯。有功底。”接著說:“我給你加幾個動作,比較適用於實戰。”他邊說邊給她演習。汪秋平很快就會了。她問;“叔叔,這是什麼拳路?、”他說:“這是武當功夫中的一種打法。你不要管他什麼拳路。好好練練,到時會用上的。”汪秋平提出要和叔叔“推手”,汪正豪說“好”。兩人於是又練了起來。過了一陣,汪正豪見侄女臉上流下汗來才叫罷手。他評價說:“你很有長進。可以走出家門麵對社會了。隻是在力度上還要注意。多練練就好了。中國武功深不可測,十全十美是沒有的。抓準一個套路,靈活多變就行了。”接著問她的標練得咋樣?她從腰裏掏出一柄標,在10丈開外,對著一棵鬆樹中的疙瘩擊去。正中那個樹疙瘩。汪正豪禁不住鼓起掌來。這時已經不早了,汪秋平要學騎馬,汪正豪給她說了一些要領,教她如何從慢到快。她騎上馬,在場地上跑了好幾圈。速度漸漸加快。最後竟像飛起來一樣。汪正豪揮手叫停。汪秋平下了馬,很興奮。她說;“叔叔,你明天就走了嗎?”汪正豪說;“是呀,我公務在身,不能在家久留的。回去吧,不要讓你爺爺奶奶掛記。”

兩叔侄騎馬往回走,到了家門口,見老太太站在門邊張望。

第二天一早,汪正豪騎馬走了。他說過幾天有時間再回來。汪秋平成了爺爺奶奶的掌上明珠。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除了看看書,練練武功,就是陪著爺爺奶奶說說話、散散步。但她總覺得不習慣,不如在文興的家隨便、自在。總想爹爹和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