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皇後靠著單綠憐,一聲接一聲地喘氣,說道:“響兒能得風將軍疼愛,亦是他的福氣。隻是想請風將軍答允本宮,待陛下百年之後,將軍要全力扶持響兒繼位。”
風染有些詫異,毛皇後連夜召見自己,就為了跟自己說這一句?賀月正當青春盛年,現在就來交待賀月百年之後的事,這交待得未免太早了!再說,賀月也頗有傳位風賀響響的意思,隻是風染想由著孩子的心性來,並不強求繼位。毛皇後請求風染全力扶持風賀響響繼位,卻是強風染所難了。風染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毛皇後,隻支應道:“臣盡力而為。”
毛皇後聽了風染這頗為敷衍的一句話,倒好像心頭落下了塊大石,輕輕舒了口氣,說道:“風將軍千萬要記住今日的話……以後,若本宮不在了,響兒還要全賴將軍多加照顧扶持。”
什麼叫“以後若本宮不在了”?這話聽著甚是不祥。毛皇後的年歲比風染還小,剛二十有五,怎麼會說不在就不在了?再說,風賀響響已經過繼給了風染,風染自當全心全意的照顧扶持,哪須得著毛皇後來一再叮嚀囑托?還是毛皇後瘋症發作了,忘了太子已經過繼給風染了?風染話中帶刺地提醒道:“響兒是臣之子,臣自當盡心盡力照顧他,娘娘無須擔憂。”
“本宮會知會我毛家族人,以後當以風將軍馬首為瞻,同心同德,共同輔佐太子繼位。”
……毛皇後連夜召見自己,原來這一句才是關鍵!
風染搶了毛皇後的夫君兒子,毛氏一向仇視風染。但是,為了能扶持風賀響響繼位,毛皇後不惜拋棄前嫌,讓毛氏投靠風染,鬥不過風染,便放棄一部分利益,放下身段,化敵為友,把風染拉籠成自己人。
被風染過繼走自己的唯一嫡子,固然曾令毛皇後痛不欲生,但是,痛定思痛,深思之後,毛皇後又覺得把太子過繼給風染,未始不是一記高招。
大皇子賀旦雖是庶出,卻乖巧懂事,很得皇帝喜愛,為了提高大皇子身份,還把賀旦指給烏妃帶養,並且不到封王年紀便早早封了烏親王,還許諾烏妃將來可回烏親王封地養老,這都是特殊榮寵。
二皇子賀理雖然並不特別得皇帝喜愛,但架不住二皇子的母妃娘家關氏實力雄厚,根基深固,勢力遍布朝堂。連皇帝身上都流著關氏血脈,而且太皇太後是為皇帝而死,使得皇帝不敢輕易出手收拾關氏勢力。
毛皇後回頭審視太子。在太子過繼給風染之前,皇帝因不喜歡自己,連帶也不太喜愛太子,而毛氏勢力又被皇帝掃出了朝堂,太子雖然生出來就被立為太子,但太子既不被皇帝喜歡,母家又沒有實力,能不能繼位,變數太多,實在難說。
將來三個皇子爭位,鹿死誰手,毛皇後殊無把握。
但是,太子在過繼給風染之後,三子爭位的格局一下子就變成了太子獨大!首先一個,皇帝變得對太子喜愛有加,遠超其他二子,其次,風染手握重兵,獨掌軍權兵權,幾乎可與皇帝分庭抗禮,這等實力,直接碾壓關家。隻要不出意外,將來太子繼位,毫無懸念。
正所謂有舍才有得。表麵看,是太子被風染過繼走了,卻意外地把將來的皇位穩穩攥在了太子手裏。
基於這樣的想法,毛皇後便也不強求著跟皇帝再生一子。想再生一子,更多的是太後的想法。太後是想借過繼之機,先恢複一些毛氏勢力,然後李家跟毛家聯手,扶持二嫡子繼位,以使毛家和李家能在朝堂上謀得更多利益。現在毛皇後確切地知道大兒子會繼位,她為什麼還要生個二兒子出來跟大兒子競爭?因此賀月千拖延萬推托不跟她敦倫行房,毛皇後一點不著急,也無所謂,隻有太後在一邊急得上火。
風染哪料到跟毛皇後說不上幾句話,直接就轉到了朝堂拉幫結夥的派係鬥爭上來了?可是人家毛家是為了扶持風賀響響登上皇位而跟自己聯合,風染也不好斷然拒絕,繼續敷衍道:“大家都是忠心為國,自當同心同德。”
毛皇後像是聽不懂似的,又緊盯一句:“風將軍可要記住今日之話!風毛聯手,精誠協作,共輔太子。”故意曲解風染的敷衍,把風染強行跟毛家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