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回敬給太後的旨(2 / 2)

賀月倒沒有把奏折當場摔了,隻批閱:“朕之家事,不勞大人操心!”

風染這次巡軍,巡得比上一次細致從容,從萬青山開始,挨著鳳國國境,以及國內駐軍,都巡了一圈。風染巡軍在外,那些軍政文牒,不急的便叫送去都統帥府放著,等他回去再批閱用印,緊急的,便送往行轅。

風染在外麵巡了一個月的軍,轉眼就到了年底,看著快過年了。因風染時常有奏折傳回朝堂稟告自己巡軍的行程,賀月一看那行程,便知道風染完全沒有回成化城過年的打算,心下若有所悟。

本來賀月還以為風染忽然巡軍,是被太後所逼,但看了風染源源不斷傳送回來的奏折,才知道自己低估了風染的胸襟和氣度:風染這一路巡軍,是切切實實地在操持著軍務軍政,檢閱了這一兩年新兵操練情況,多處調兵,似乎在緊鑼密鼓地為反攻作準備。給賀月的感覺,就是覺得風染自知時日無多,正朝夕必爭地行軍布陣,想在有生之年,達成驅逐霧黑,平滅匪嘉,一統鳳夢的遠大目標。在風染的奏折裏,賀月感覺不到風染有絲毫的怨氣,隻有奮勇前行的決心,和埋頭苦幹的行動。

賀月知道,太後勸風染早作打算,風染也確實在早作打算,隻是風染並不是給自己打算,是為鳳國幾年後的軍政籌謀打算。這樣的風染,讓賀月心疼到無法下旨去召回!他隻能竭盡所能地替風染打點好後勤和內政,讓風染在前方無後顧之憂。

風染隻在年關前,收到鄭修年的信,告知他家中一切安好,囑他在外巡軍,自己保重。

進入靖亂四年,這一年的春天來得甚早,過了元宵,天氣就漸漸回暖。不出意料,匪嘉大鬧糧荒,這個冬天餓死了不少人,這一開春,冰雪消融,鳳夢西路,從原簡國開始,發了春疫,是一種熱寒交替的病症,也不知到底是什麼病,許多草藥方劑都不濟事,傳播又快,到二月間,這寒熱病就幾乎在匪嘉境內傳播遍了。疾病是不分種族的,便有少許霧黑兵卒也有感染,一時匪嘉境內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這股恐慌的情緒,很快便傳染到中路三國。好在中路三國跟匪嘉一直處於對峙狀態,嚴防死守,商路不通,這寒熱病一時還沒有傳播到中路三國來。風染下令四周邊軍防止敵軍進攻之外,更要防止時疫的傳播,隻要發現有類似時疫症狀的兵卒和百姓,立即監禁隔離,延醫診治。

二月初二,是鄭瑞安(安哥兒)周歲的日子,鄭修年提前就邀約了風染回都城給鄭瑞安慶生。不過風染一心撲在軍務上,目前中路三國已經跟匪嘉形成了對峙的局麵,風染便開始籌謀著怎麼進行反擊,跟各地駐軍的統帥們廣泛接觸,征求各方將領的建議,然後排兵布陣。除了籌備軍務,防止時疫的入侵,也成了重中之重,一刻得不能鬆懈。因此風染雖然是在外麵巡軍,卻是又勞心又勞力,每天都忙得馬不停蹄。表侄女兒的滿周,風染提前叫人備了份禮送回去,人卻沒打算回去。

隻是初二這天,風染意外地接到了賀月的聖旨,聖旨仍叫風染自看。有了上次賀月借聖旨公然調戲的經驗,風染躲在一邊拆了看旨,那旨卻沒什麼出奇,隻是沒頭沒腦的宣召他速回都城。

賀月一般不會幹涉風染的行蹤,看見賀月忽然召他回都城,還當朝堂中發生了什麼大事,叫那傳旨的內侍來問,內侍雖然不太清楚朝堂上的事,但並沒有聽說出了什麼大事。既然不是急事大事,風染接了旨,便叫內侍回去稟告皇帝,自己且把軍務理順理順再回。

不想,到了初三,前麵那個宣旨內侍前腳剛走,賀月的第二道聖旨又來了,仍是召他速回都城。風染一問,仍然並沒發生什麼大事急事。風染猜想大約賀月是怕前一個內侍在路上擔擱或出了意外,因此緊接著又派了內侍帶著同樣的旨意前來宣旨。宣旨內侍在路上出現意外,以至於聖旨未曾及時傳達到位的情況,以前在鳳夢大陸也發生過,因此特別要緊的聖旨,往往會派兩批內侍,在不同時間,走不同路線前去傳達。可是賀月這份召他速回都城的旨意,看上去甚是平常,隻叫他回去,並沒有說叫他回去幹什麼。而且朝堂上似乎也沒有發生什麼事。雖說內侍們不能參政,但朝堂上有沒有發生大事,還是大概能夠知道的。

初四,申時,風染接到賀月第三道召他回朝的聖旨。

這一下,風染再不能置之不理,知道朝堂上必是發生了什麼連賀月都鎮不住的大事,才會接二連三召他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