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風染被裝病欺君(2 / 2)

憑風染現在的身份,要用長隨,用幾個長隨,自然都不必再由皇帝來特許了,可是,風染仍舊用著皇帝特許的長隨,是不是意味著,這長隨是風染的心腹?或者是賀月的心腹?風染說不出來話,能不能從這長隨嘴裏問知?風將軍不斷朝長隨眨眼睛,就是叫他有話問長隨?

白太醫趕緊提出,想跟那位長隨談一談,了解了解風將軍“發病”的經過。鄭家很幹脆地拒絕了,說風染發病時,那長隨並不在風染身邊,幾句話就把白太醫想的借口封死,顯得對自己非常防備。

白太醫無奈,隻得跟薑太醫一起,被鄭家“送”出了都統帥府,連口茶水都沒喝上。

路上,兩位太醫不免要探討一下“病情”,以商量該如何回複皇帝和大臣們。

“風將軍的脈象詭異得緊,下官從未見過。”薑太醫道:“風染軍身上是有病,不過不是急火攻心,痰迷心竅。那病是很久以前就伏下的。”

“薑大人有何所見?”

薑太醫為官日淺,比較率直,說道:“白大人不覺得風將軍的脈象,遠老於年齡?”精元枯竭什麼的,此時身前身後都是人,他們再是低聲交談,也不好說出來。

白太醫對風染的身體早就了然,說道:“嗯,這話不可以亂說。再說,這是久病,不在陛下派我等此次前去診治的範圍。”

“依白大人之見,該如何回複陛下?”

“據實稟告。”白太醫覺得瞧風染的樣子,似乎是受製於人,鄭家又不許自己盤問親信長隨,諸多防範,敵意濃厚。都統帥府作為武廷,被鄭家把持,這就不是小事,必須據實稟告。

回到朝堂上,兩位太醫猛拽了一通醫書,方下結論道:“臣以為,風將軍脈象雖有阻礙破損,然並無痰疾之憂。”

這麼說來,是裝病啊!

要保住皇帝,最簡單直接的法子就是把汙水往風染身上潑,將軍勾引在前,皇帝爬床在後。這樣主要責任和過錯都在將軍,皇帝雖有失德,但責任不大。因此,擁君派一聽風染裝病,說紛紛參奏,必是將軍心懷鬼胎,作賊心虛,不敢上朝麵對陛下跟大眾們,才要裝病,這就擺明了欺君,應該立即圍府拿人,下在天牢裏,把昨日那不明不白的案子問個水落石出,以正視聽,以儆效尤!

在兩位太醫尚未回來之時,早已經有人把鄭承弼的話傳到了朝堂上,等鄭承弼提醒,點明關鍵,幾位王爺紛紛約束自己的親信大臣,結束無謂的鬥嘴爭吵,聯手逼迫皇帝遜位才是重之中重。逼宮派豈能隨便讓擁君派得逞,紛紛替風染裝病進行辯解,言風染堂堂將軍,被皇帝非禮了,自然是大失顏麵之事,哪裏還能若無其事?裝病避朝,原在情理之中,哪裏就欺君了?就如風將軍外祖父之言,難道還要自己送上朝堂來,給皇帝繼續非禮不成?非禮之事,皇帝若不能給眾臣一個說法和交待,裝病都是輕的,風將軍隻怕真要辭官!

兵馬都統帥要辭官,還是這戰亂之際,在跟霧黑蠻子對峙之時辭官!眾臣首先想到的是:都統帥辭了官,這中路三國還守不守得住?當初是在風染的建議和主持之下,親臨前線指揮作戰,才守住了鳳夢大陸最後一塊國土,風染充滿自信的諫語,進退有據的官風,有條不紊的革新,不知不覺中,風染成了眾臣心頭對戰事的依賴,隻要有風染在,他們就可以不考慮戰亂亡國的問題,隻需要一心一意內鬥,爭權,斂財!

都統帥辭官哪怕隻是提一提,眾臣都覺得是一種威脅。都統帥可以換一個人來做,但是風染隻有一個,換個人來做都統帥,眾臣均覺得換上來的人,絕不能給他們如風染一樣的帶給他們的依賴信任感。

因此不少中間獨立派大臣,在聽了辭官威脅之後,便站到了逼宮派一邊,覺得皇帝非禮了大臣,應該給大臣一個說法和交待。有了不少獨立派的加盟,逼宮派的氣勢就漸漸蓋過了擁君派,在朝堂上,紛紛要求,皇帝要就非禮之事,給大臣,給天下,給風將軍一個說法和交待!

失德君王,必須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