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不停遇到元兵,九死一生。門客杜滸、金應為了掩護文天祥被元兵帶走,花了好多金銀送給元兵才得以脫身。虞候張慶為了掩護文天祥身中兩箭外,眼睛上也被射中了一箭。一群人餐風露雪,從高郵坐海船到溫州才脫離險境。
麵對國難,慷慨散盡家財赴難,文天祥為後世所敬仰也。
襄陽,即現在的湖北襄陽,分襄陽和樊城兩個城,相互為牽製,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北宋滅亡後,南宋高宗建都臨安,襄陽就成了重中之重的門戶。襄陽緊靠長江中流,是南宋中下流長江防線的最關鍵的要點。南宋對襄陽的戰爭也由此展開。
紹興二年,被金國扶植起來的偽齊國主劉豫帶領人馬入侵南宋,並一舉攻破了襄陽城,隨即又攻破隨州、郢州等地,南宋各路軍隊退守江西路。劉豫聯係在洞庭湖作亂的楊幺,準備順流而下攻破南宋的長江防線。宋高宗命令嶽飛積極防備。
紹興四年,宋高宗任命嶽飛為荊南、鄂嶽州製置使,嶽飛上奏說:襄陽等六個郡是恢複中原地區的根本,現在應該先取得這六個郡,去除心中的弊病,趕走李成,然後再揮軍剿滅洞庭湖的楊幺。宋高宗看了嶽飛的奏章後對趙鼎說:知道上流的重要性,沒有人能比得過嶽飛。於是,嶽飛率軍出兵襄陽,並且成功收複襄陽地區。
趙鼎在嶽飛收複襄陽後上奏高宗說:湖北鄂州、嶽州是上流最關鍵的地方,請求命令嶽飛在鄂州、越州駐紮,這樣江西也可以借著聲勢、湖廣、江浙地區也可以得到安全的保障。高宗下令把襄陽府路劃歸嶽飛管轄。襄陽在嶽飛的經營下成了一個非常堅固的城,直到金國滅亡。
端平元年,宋理宗下詔任命趙範為京西、湖北安撫製置大使,襄陽府知府。趙範到達襄陽後,把王旻、樊文彬、李伯淵、黃國弼等幾個人當做心腹,每天喝酒取樂,上下級別的秩序完全沒有了。民間的訴訟和邊境的防禦都被置之不理。當時襄陽駐紮的軍隊,一支是南宋自己的軍隊,稱為南軍,另外一支是被招降過來的金國軍隊,稱為北軍。兩支軍隊的將領產生了衝突,趙範沒有及時的安撫。端平三年,北軍王旻發動叛亂,李伯淵也跟著叛亂,燒毀襄陽城後投降了蒙古人。南軍大將李虎見到這個情況,不但不馬上製止,反而趁機搶奪。導致從嶽飛收複襄陽後逐漸囤積的糧食、軍隊裝備都落到了蒙古人的手裏。而當時作為西麵防備第一的襄陽城防也在大火中化為了灰燼。襄陽城落入了蒙古人之手。
元朝在得到襄陽後,對南宋進一步采取行動,但是因為南宋大將孟珙的積極抵抗和蒙古人內部的變化,致使沒有進展。南宋和蒙古人進入對峙。孟珙之後很快就收複了襄陽地區,被理宗任命為京湖安撫製置大使。但是,此時的襄陽城已經不再是牢固的屏障,而是一座危城。孟珙不得不退出襄陽。之後經過多年的準備後,孟珙再次收複襄陽,並再次把襄陽建設成一座堅固的堡壘。蒙古人幾次想進攻襄陽,都沒有成功,蒙古大汗蒙哥和忽必烈大舉進攻南宋,也避開了襄陽城而選擇了四川釣魚城和鄂州。
在孟珙之後,接管襄陽的是呂文德。呂文德曾經是趙範的弟弟趙葵的部下,和蒙古人有過多次戰鬥,經驗豐富:“宋末三傑”之一的張世傑就是呂文德發現提拔上來的。呂文德到達襄陽後,發現原來孟珙的部下劉整有很輝煌的戰績,很是嫉妒。每次策劃布置方案,都把劉整的意見給屏蔽掉。劉整立下了功勞,呂文德也都隱藏起來不上報。呂文德知道劉整和俞興有矛盾,於是就讓俞興到四川尋找機會排擠掉劉整。俞興借商議軍事的理由召劉整,劉整沒有去,俞興就開始誣陷劉整。劉整派人到臨安申訴,但是因為呂文德與賈似道交好,使得劉整告狀無門。這個時候,向士壁、曹世雄因為得罪賈似道被殺,劉整覺得自己也處於極度危險之中,於是率領管轄地區向蒙古人投降,四川一半落入蒙古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