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下令撤離莫斯科。
大雪紛飛,氣溫奇低。法國士兵有的被嚴寒凍死了,有的開了小差,士氣比氣溫更低。軍隊在漫長的雪道上行走,還時不時遭到俄國人的伏擊。
俄國人三番五次地重點進攻拿破侖的騎兵,摧毀他的炮兵。
拿破侖召開了高層軍事會議,將軍們愁眉苦臉地看著他。他聽完將軍們介紹的各種困難後,一點兒也不著急,隻是靜靜地看著他們。
若無其事地說:“你們認為這算困難嗎?這叫做什麼危難!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我們會解決的,我就是一個從困境中長大的人,逆境教會了我如何解決困難。”
皇帝的鎮定鼓舞著將軍們。麵對著軍營外的冰天雪地,他們似乎感到拿破侖的堅強和勇氣。於是他們進行安撫士兵的工作。
皇帝的信心同時也鼓舞著士兵們,隊伍繼續撤退,拿破侖被迫丟掉了許多輜重。而且他的炮兵、騎兵一點點地被俄國人吃掉,軍隊已經顯得淩亂不堪。這簡直就是一場痛苦的撤退,士兵們的士氣又在一步步降低。
對於拿破侖來說,他本人並沒有氣餒,他知道,隻有一條路,就是充滿信心地爭取成功。也許,這是他進行戰爭以來所麵臨的第一次痛苦。
撤離的痛苦沒有擊倒拿破侖,然而更有雪上加霜的危難考驗著他。
當通訊員將一道消息遞給拿破侖後,拿破侖不聲不響地看著,上麵寫著的是鎮守巴黎的將軍弗蘭斯起兵發動政變,占據了巴黎,並宣布廢除拿破侖皇帝頭銜。
這一消息使軍隊發生了震動,但拿破侖憑著他的威信很快地將這個震動平息。
他是一個騎著戰馬馳騁在戰場上勇於鬥爭的皇帝,他果斷地下了命令。一方麵他命令將軍們安撫士兵,一方麵他和克蘭儲將軍帶領一些隨從從雪道返回巴黎。
在白茫茫遼闊的草原上,拿破侖和克蘭儲將軍立在雪橇上,飛馳在草野上的人,像一隻飛翔的俄羅斯的大鷹。而他——拿破侖,有如太陽般的偉人,朝著他的法蘭西馳去,他神情肅穆地和克蘭儲談著話。
克蘭儲用崇拜的眼光看著他,並不斷提出善意的批評。他被拿破侖的真誠、開誠布公所感動。他感覺到他們不是去阻止一場政變,而是去進行一場小小的遊戲。
穿著皮毛大衣,蜷縮著凍僵的身子的拿破侖聽著克蘭儲善意的反對意見,就想去揪克蘭儲的耳朵,但一摸到他那厚厚的皮帽時,根本找不到機會下手。拿破侖便笑了,說:“你這個家夥,現在看問題還像個小孩子。”
“我們到巴黎隻不過是去平息一場小小的誤會罷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拿破侖從別人那裏得到了一輛四輪馬車,於是便把雪橇扔掉,馬不停蹄地向巴黎趕去。
到了巴黎後,他沒有公開露麵,而是先到皇後的臥室裏。瑪莉第一眼看到他時,十分吃驚的樣子。他得意地說:“我回來了,我是來拿回我的皇位的。”
瑪莉在他懷裏哭開了,說:“皇帝,你一定會的,一定會的。”
拿破侖略作休息後,便和克蘭儲溜進了軍隊,接見了另外兩名將軍,很快士兵們就聽說皇帝回來了,於是整個軍營便開始沸騰起來。
士兵們便開始互相議論:“皇帝回來了!皇帝回來了!”
拿破侖發表了即興演講,鼓舞士兵們和他一道平息政變。
這場政變正如拿破侖所說的那樣,隻不過是小小的一場誤會罷了。
拿破侖重新獲得皇帝的稱號,重新占據了巴黎。
清醒的人頭腦清楚、明白,做事能夠冷靜沉著。而煩躁的人往往心煩意亂,情緒波動。無論做什麼事,心煩意亂之下都將難有所作為。隻有靜下心來,以長遠的眼光選擇適合的道路,才能清醒做好每一件事,進而實現自己的夢想。
1940年5月,希特勒組織強大兵力對西歐發動全麵“閃擊戰”,德軍的機械化部隊鋒芒銳利,迅速突破法軍防線,不到半個月時間,便占領了大半個法國,並且於5月24日將幾十萬英法軍隊包圍在敦刻爾克一帶。
為了搶救英軍、保存實力以備將來反攻,英國從25日開始實行了全麵撤退的“發動機計劃”。他們出動幾百艘船艇,包括軍艦、商船、漁船甚至私人遊艇,一齊奔駛敦刻爾克。但由於戰場形勢緊張混亂,渡海行動受到不少影響。這時,剛晉升為少將的蒙哥馬利正指揮英軍第三師在魯貝突圍。他命令全師600輛軍車都在後欄板下裝個隱藏的小燈,靠著這一點燈光的指引,順利地完成了夜間轉移,於29日進入敦刻爾克橋頭堡陣地。由於他成功突圍,蒙哥馬利被提升為第二軍軍長。指揮部部署了渡海計劃,由第二軍,先撤,巴克的第一軍殿後,並授權巴克在萬不得已時可向敵人投降。蒙哥馬利接受了作戰部署;但他極力反對投降,力主全部軍隊都應突圍。他認為,作為殿後部隊的指揮官,巴克缺乏鎮靜而清醒的頭腦,應由第一師師長亞曆山大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