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京城長安有位竇公,聰明伶俐,極善理財,但他卻財力綿薄,難以施展賺錢本領。沒有辦法,隻有先從小處賺起。

他在京城中四處逛蕩,尋求賺錢門路。某日來到郊外,卻見青山綠水,風景極美,遠處有一座大宅院,房屋嚴整。一打聽,原來是一處權要官宦的外宅。他來到宅院後花園牆外,但見一水塘,塘水清澈,直通小河,有水進,有水出,但因無人管理,顯得有點淩亂肮髒。竇公心想:生財之路來了。便向宅主請求買下那塊水塘,宅主覺得那是塊不中用的閑池,就以很低的價錢賣給了他。

竇公買到水塘,又借了些錢,請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通了進出水道,種上蓮藕,放養上金魚,圍上籬笆,種上玫瑰。

第二年春,那名權要官宦休假在家,逛後花園時聞到花香,到花園後一看,直饞得他流口水。竇公知道魚兒上鉤了,立即將此地奉送。

這樣一來,兩人成了朋友。一天,竇公裝作無意地談起想到江南走走,宦官忙說:“我給您寫上幾封信,讓地方官吏多加照應。”

竇公帶了這幾封信,往來於江南幾個州縣,不幾年便賺了大錢。

不久他又看中了皇宮東南處一大片低窪地。那裏因地勢低窪,地價並不貴。竇公買到手之後,雇人從鄰近高地取土填平,然後在上麵建造館驛,專門接待外國商人,並極力模仿不同國度的不同房舍樣式和招待方式。所以一經建成,便顧客盈門,連那些遣唐使們也樂意來往。同時又辟出一條街來,把這條街建成了“長安第一遊樂街”,日夜遊人爆滿。不出幾年,竇公掙的錢數也數不清,成了海內首富。

竇公為了釣到宦官,不惜血本做釣餌,又耐性極好。他的這種“釣魚”技巧很是高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平常辦事一定要將目光放遠,注重長遠利益。同時,還要慧眼識得“大魚”,即要看得遠,有耐心,這樣才不致得不償失。

在做事的過程中,有時候吃虧是難免的,會吃眼前的“虧”,往往會把事情做得更好。

有一位大學生,他畢業分配到一家出版社當編輯,幹了幾年。社長發現出版社編輯太多,沒有很好的人去做發行工作,於是想調一位編輯去做發行。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幹編輯出身,哪能去賣書?可這位大學生同意了。

到了發行部,他每天往外聯係、包書、送書,慢慢地,他為社裏建立了一個很好的發行網絡。又過了幾年,社裏業務擴大,準備提升一個人當副社長,幾位領導都同時想到這位大學生,一是因為他樂意接受工作的分配,更重要的是他既當過編輯,又做過發行,對出版業務更加熟悉。由此看來,他這下真的占到了便宜!

吃虧一事,得益十事;吃虧一時,則可能安樂一世,正體現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吃虧是福不是禍。”

就實際而言,會吃虧也是一種謀略,吃虧的目的在於占便宜、不計較眼前的得失而著眼於大目標。

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的拿破侖,為了讓東方人也臣服在他的腳下,他精心組織了一支50萬人的大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壓向俄國。法國不宣而戰,揮師跨過俄國邊境,並很快切斷俄國兩個集團軍的聯係,長驅直入,占領了莫斯科。

處在存亡之秋的俄國拚死抵抗,老帥庫圖佐夫臨危受命擔任了俄軍總司令。拿破侖和庫圖佐夫是老對頭,五年前兩人就有過交鋒,但這次庫圖佐夫明顯處於劣勢。雙方經過緊張部署後,在博羅委諾村附近拉開了戰幕。這是一場勢均力敵的大血戰,慘烈的戰鬥持續了一天一夜。最後俄軍被迫撤離。拿破侖占領了庫圖佐夫的陣地。

作為一個首領,放棄一方領地,實屬無奈,但庫圖佐夫的放棄又不全是無奈之舉。他冷靜地分析了形勢和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發現盡管拿破侖奪取了俄軍要塞,但實力已被削弱,由進攻之勢轉為防禦之勢。再者,法軍長驅直入,孤軍作戰,如果在此長久相持下去,必然對其不利。到那時,俄軍可重振雄風。於是他發布了一個讓眾人震驚而又大惑不解的決定——放棄莫斯科。

消息傳出後,人們都呼籲反對,把自己國家的首都拱手讓給敵人,這是何等的恥辱。於是,全國響起一片“情願戰死在莫斯科,也不交給敵人”的呼聲,就連沙皇也下令堅守都城。此刻,庫圖佐夫的心情比誰都沉重,放棄莫斯科對他也是一種屈辱。然而,作為一名軍事家,他清楚地意識到,假如憑一時之氣,爭一時輸贏,坐等法國轉攻,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全軍覆滅,最後導致國破家亡。為了顧全大局,庫圖佐夫頂著國內的壓力,毅然下令:“現在,我命令,撤退!”時隔不久。拿破侖的軍隊占領了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