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審視世界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成功創業的經驗時,我們發現,他們都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就是儲蓄存款。即便是在他們經濟條件並不甚寬裕時,他們也努力節衣縮食,一點點積攢、儲蓄。他們一旦麵臨機遇,辛苦存下的錢便成為他們成功的起點。
有位年輕人從濱州的農業區來到費城,進入一家印刷廠工作。他的一位同事在一家儲蓄所開了一個戶頭,養成了每周存款5美元的習慣。在這位同事的影響下,這位年輕人也在這家儲蓄公司開了戶。3年後,他有了900美元的存款。這時,他所工作的這家印刷廠發生財務困難,麵臨倒閉的噩運。他立刻拿出自己不斷存起來的900美元來挽救這家印刷廠,因此獲得了這家印刷廠一半的股份。
他采取了嚴格的節約製度,協助這家工廠付清了所有債務。後來,由於他擁有一半的股份,所以每年可從這家工廠裏拿到25000美元的利潤。如果他未養成儲蓄的習慣,那麼他永遠不會獲得這個機會。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16歲開始闖蕩商界。他最先是在一家商行當簿記員。他從母親那裏繼承了清教徒式的節約習慣。雖然收入不多,月薪隻有40元,但他仍然把大部分錢積蓄起來,為日後的投資作準備。兩年後,他開始做臘肉和豬油的投機生意,成為一個小有資本的商人。這時他仍然保持著儲蓄的習慣,他要為今後的大投資作準備。機會來了,在1859年石油業掀起熱潮時,他憑靠長期積蓄的財力,在一家煉油廠拍賣時,不惜重金,每次叫價都比對手高,最終獲得了這家煉油廠的產權。這就是他賴以起家,登上石油大王寶座的“標準”新煉油廠。經過20年的經營,洛克菲勒控製了美國90%的煉油業,成為億萬富翁。他成功的基礎,就是他16歲時開始養成的存款習慣。
對於一個想要成功的人來說,儲蓄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平日大手大腳,花錢沒有節製,那到了真正需要現款來把握投資機會時,就會束手無策,眼睜睜看著機會讓有存款的人抓走。洛克菲勒若不是有長期儲蓄的現款做後盾,就無法同競買對手比價,從而買下煉油廠。如果沒有煉油廠,億萬富翁的洛克菲勒也就很難出現。
有了存款,在緊急時刻可以此來抵擋一陣,“小錢將會管大用”。
洛克菲勒的成功還在於他勇敢地購買了一片不被人看好的油田。這個油田的原油被叫做“酸油”,誰也找不到一個好方法來有效提煉它。這個油田價格低得驚人,產油量卻極高,洛克菲勒下了狠心要買下來。他說服了董事們,用800萬美元一次性購買了油田。要讓油田成為“搖錢樹”,必須解決提煉問題。洛克菲勒找來專家進行研究。在研究了兩年仍沒成果時,董事們認為毫無希望,拒絕再提供經費。這時,洛克菲勒便用自己的積蓄,自費支持研究。研究終於成功,這片800萬美元收購的油田,獲得了幾億美元的利潤。而在這次非凡的成功中,同樣是儲蓄的習慣在關鍵的時刻發揮了巨大效能。
難怪洛克菲勒說:對標準公司的成就來說,有足夠的金錢和信用與其他方麵一樣重要。
存款的習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在你需要向別人借款時,你的存款習慣會幫助你。許多生意人不會輕易把他們的錢交給他人處理,除非他看到此人有能力照料他的錢,並能妥善加以運用。摩根就說過:他寧願貸款100萬元給一個品德良好,且已養成儲蓄習慣的人,而不願貸款1000元給一個沒有品德隻知花錢的人。洛克菲勒在發展石油事業中,也因急需資金,需要借款。他的存款習慣證明他能夠維護其他人的資金,這樣,他便不費力地借到了他所需要的資金。
人生感悟
如果沒有積蓄,我們的很多計劃都將毫無意義。機會存在於各處,但隻提供給那些手中有餘錢的人,或是那些已經養成儲蓄習慣,而且懂得運用金錢的人。我們一定要養成儲蓄的好習慣,這不僅是我們做事的資本,也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