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臨危受命(3 / 3)

胡一元畢竟也是曆經戰陣的軍旅出身,本想依仗多邦城牆高大,率領城外城內共計三十萬大軍據城死守,此時聽兒子一力主戰下豁然醒悟過來目下最為要緊的乃是獲得一場大勝以挽回連戰連敗的頹喪士氣。在他看來,隻要明日能以象兵之威,殺得明軍血流成河,那麼麾下的那些首鼠兩端的官員,將校們,不會再有膽子如昔日一般成群結隊的投降敵軍而去。

城外連綿不盡的明軍大營中,一個三十出頭,麵目英挺,身材健壯,頂盔慣甲的中年男子邁步走入帥帳中,向端坐帥案後的大軍統帥張輔稟告巡視軍營的結果。他便是此次明朝大軍副帥,昔日大明開國元勳沐英的兒子,目下的西平侯沐晟。

張輔聽聞軍中眾營安然無事,不禁微微頷首,腦海回想不久前詢問數個投降而來的安南軍將,聽聞他們說起胡一元父子在軍中搜羅了不少大象,饒是他見慣戰陣,也不禁有些微微焦慮。原來大象這動物在安南雖則並不出奇,在大明卻也算得頗為稀罕,他也是自率軍攻入安南後方才見得這般身軀龐大的動物。若是這般皮糙肉厚,不懼刀劍箭矢的數百頭大象衝陣而來,隻怕單憑士卒們力戰,未必能抵擋得住。

落座後的沐晟聽聞張輔訴說心中憂慮後,微笑答道:“將軍無須心憂,胡家父子欲驅使蠻象為兵,與我等決戰,不過是連戰連敗下狗急跳牆而已。末將往昔少年之時跟隨家父,在穎國公麾下征討韃子梁王之時,就曾見過元軍驅策蠻象為兵衝陣。天生萬物,皆有其破綻所在,大象雖則皮糙肉厚,耐得住刀劍箭矢,卻也並非刀槍不入,水火不浸。末將請命明日率軍與敵軍決一死戰。”言罷又詳細說明了自己的應敵之策。

張輔聽聞沐晟訴說,昔年曾追隨穎國公傅友德,自己的父親沐英,對陣韃子梁王的象兵,種種應對之策也是頭頭是道,不禁大笑頷首,憂慮盡去,當即傳令沐晟明日一早領嫡係雲貴兵馬十五萬當先迎敵。

天光未亮之時,一眾明軍士卒便開始埋鍋做飯。西平侯沐晟眼見曙光初露,當即傳令麾下眾將率軍出營列陣。

不約而同的,安南在多邦城外的十萬大軍也在胡漢蒼的嚴令下逐漸開出營寨之外列陣,等待天色大亮後便要與明軍決戰於城外曠野之處。

日上三竿時分,兩軍都逐漸集結完畢。城門樓上,身披甲胄的胡一元奮力揮動鼓槌,狠狠砸擊在牛皮戰鼓之上。

置身城外,騎著灰色駿馬的胡漢蒼回首眼見父親擂鼓助威,狠狠咬牙揮了揮手,發出了攻擊的命令。他昔日早已見過明軍順江河漂流而下,用以招降安南軍將,百姓的那些刻字木牌,深知敵軍大舉來犯,必欲獲自己父子方才心甘,胡家實在沒有任何退路可言,也就親自領軍出戰,與張輔,沐晟一決生死。

隨著三聲號炮聲震四野,安南大軍陣前那些身披藤甲的士卒以長矛狠狠抽打坐騎,同樣身披甲胄的大象,緩緩加速,朝明軍大陣發起了衝鋒。

大象雖則生性溫順,在主人的狠抽猛打下也逐漸狂怒起來,邁動著沉重的步伐,甩動著長長的鼻子朝前衝去。

胡漢蒼奮力拔出長劍,怒吼著斜劈而下,策馬率軍而去。安南大軍眼見主將親自出戰,也不禁士氣一振,個個揮舞手中戰刀,尾隨而上。

不過一會兒的功夫,十萬士卒江河倒灌一般尾隨在由兩百餘頭大象組成的安南“肉坦克”前鋒軍團的引領下,逐漸形成一股狂濤巨浪般勢不可當的攻勢,朝明軍攻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