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逆天行事(3 / 3)

自從奉父親朱元璋諭旨,統帥大軍出塞降服乃爾不花,咬住所部數萬元軍後,燕王朱棣在北平軍中威望素著,加之掌握全城兵馬指揮權的都指揮使張信叛附,使得全城兵馬亂作一團,指揮盧振、教授餘逢辰不肯附逆被殺。眼見勢不可為,指揮馬宣走薊州,指揮僉事俞瑱走居庸,參政郭資,指揮僉事呂震歸降,全城軍馬除了千餘人跟隨馬宣,俞瑱逃走外,盡皆歸順朱棣麾下。天色尚未全黑之際,張玉,朱能,邱福等已然率軍占據所有城門,將北平偌大一座城池牢牢掌握在燕軍手中。

夜色籠罩下的北平城,平民百姓見得白日裏的廝殺,早已駭得心驚肉跳,便沒有燕軍宵禁的措施,也是早早關門閉戶不出,寬闊的大街上一片死寂。

身穿甲胄的朱棣巡視各門防衛後,心中略寬,在一百餘名手持火把的親衛護送下策馬回府,行走之間對身側的郭資沉聲說道:“明日一早,便將那些白日裏捉獲的趁火打劫之輩盡皆梟首示眾,懸於各處城門以儆效尤。另張貼榜文曉諭全城軍民人等,本王奉天靖難,願意歸順者官居原位,民安其居,軍中若有肆意妄為,燒殺搶掠者一律梟首示眾。”

張玉,郭資等人莫不凜然遵命。

原來白日裏城中混亂之際,免不了有那些渾水摸魚之輩出來搶奪富戶,甚或破門而入,奸淫民女,搞得城中人心惶惶。朱棣深知自己目下掌握的北平全城,便是日後和朝廷大軍激戰的大本營,為了盡快穩定城中局勢,故此這般下令。

兩日後,朱棣眼見北平城中局勢稍安,喚來一個王府中心腹千戶,命其率領手下數百悍勇之輩故作衣甲不整,狼狽萬狀之態,先行上路。自己則親率張玉以及麾下一萬八千左右燕山護衛出城尾隨而來。

居庸關乃是昔日徐達奉旨修築,其意便是屯駐重兵防範北元韃虜卷土重來,奪取北平的要塞,依據地勢修築下易守難攻,可謂燕京鎖匙。原屬北平都指揮使張信麾下指揮僉事俞瑱昨日聞得兩位布政使大人被燕王所殺,不願附逆下率領數百手下倉皇逃出北平,進到此關中後當即接管了居庸關中兩萬兵馬的指揮權,一麵遣人向朝廷告急,一麵整頓士卒軍械,意欲據關死守,以待朝廷調遣援軍到來後便要合力剿滅反王朱棣。

午後時分,頂盔貫甲的俞瑱聞得守關士卒稟告,匆匆登上城牆,眼見城下一群為數數百,渾身血汙,盔歪甲斜的明軍士卒狼狽萬狀的叫關,為首千戶聲嘶力竭的說明乃是指揮盧振大人麾下兵馬,自頂頭上司盧大人為燕逆所殺後不甘附逆作亂,趁夜自北平城中逃走而來。

俞瑱見狀不疑有他,念及多一分力量守關便即多一分把握,當即下令開關放入。

日暮黃昏時分,燕王朱棣親率燕山三衛一萬八千騎兵兵臨城下,命人高喝,讓俞瑱立即獻關歸順。

俞瑱知燕山護衛軍馬雖則勇悍善戰,卻是騎兵,攻襲這般險關要隘可謂無用武之地,心中絲毫不懼,三尺長劍遙指朱棣怒罵道:“叛逆朱棣敢行大逆不道之事,遲早便是個兵敗被執的下場。”

正在兩人遙相喝罵之際,關門處突然慘叫連連,刀光劍影殺作一團,原來早先投奔俞瑱的那千戶以及數百手下皆是燕王麾下心腹死士偽裝,趁著關牆上眾人的注意力盡皆被俞瑱,朱棣的對罵吸引之時暴起發難,殺死守衛關門的守軍。

身材高大,手提長槍的張玉早得朱棣囑咐,眼見關門被內應轟然推開,當即策馬而上,率領一眾手下不避城頭如雨而來的箭矢,長驅直入。

潮水般的燕山護衛在朱棣帥旗引領下一擁而入,除俞瑱以下千餘將校士卒力戰身亡外,關中約莫兩萬守關明軍士卒眼見張玉及其手下渾身浴血,凶悍絕倫的神態,更攝於燕王威望,盡皆歸順燕軍。燕京鎖匙居庸關,被朱棣一鼓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