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逆天行事(2 / 3)

隨著一陣腳步聲響起,身穿甲胄的朱棣手持三尺長劍,施施然步出客廳,冷笑道:“朝中齊泰,黃子澄禍亂聖聽,殘害忠良,此等矯詔,不接也罷。”

“大膽,吾皇親筆旨意在此,給本官拿下這個亂臣賊子。”張昺眼見朱棣身穿甲胄,顯見得是早已有備,絲毫無懼下厲聲喝令。

數個布政使衙門衙役手持刀劍衝上,未及衝上台階之時便給自屋頂居高臨下射來的弩箭射得鮮血飛濺,慘叫著連連倒下,滾落台階。

張信抽出身側長劍,率領一眾手下士卒朝王府大門疾奔而去。

王府四處竄出成群結隊的朱棣手下士卒,在張玉,朱能等人率領下揮舞手中刀劍惡狠狠朝前撲去,和一眾衙役混戰開來。

一眾跟隨布政使大人前來捉拿朱棣的衙役雖也算得強悍之輩,比之張玉所率,在沙場上曆經廝殺,凶悍絕倫的燕山護衛則遠為不及,寡不敵眾下紛紛慘叫著被砍倒。

不過片刻之後,偌大的院落之中已然是屍骸遍地,血跡斑斑,唯有張昺,謝貴獨善其身。

朱棣手持長劍緩步而來,看了看張,謝二人,冷笑道:“本王不甘身遭誣陷,含冤不白而死,唯有奉天靖難,起兵清君側,二位大人何去何從?”

張昺拂袖怒曰:“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朱棣聞言不再廢話,揮手一劍刺去,曆經征戰的人生經曆早已使得他明白了一個道理,想讓自己死的敵人,自己就隻能讓他先去死。

燕王府外圍一眾駐守的明軍士卒多有燕山三衛人馬,目下盡皆是指揮使張信屬下,當此兩位布政使大人被殺的情形,不禁軍心大亂,大部在朱能,邱福,張信的收攏下歸順,極少部分匆忙趁亂逃走。

朱棣站在客廳門口的台階之上,掃視一眼院落中數百王府護衛,厲聲說道:“皇帝陛下年輕識淺,奸臣齊泰,黃子澄蠱惑人心,離間我皇家骨肉,倒行逆施下擅改先皇法度,本王於朝廷有大破韃虜之功,不願含冤而死,決意起兵靖難,以清君側,除奸佞,待得他日重振朝綱之時,有功將士封妻蔭子,不過爾爾。”

正在此時,疾風驟起下屋頂的青藍色琉璃瓦給掀落數片,砸在青石鋪就的台階上紛紛碎裂。一眾士卒紛紛走避,唯恐給砸個頭破血流,如火如荼的士氣不由一沮。原來方才一眾在屋頂上暗伏的王府護衛站起身來開弓放箭時早已將琉璃瓦踏得鬆亂,此時給狂風吹拂下,自然而然便落下數片。

身穿黑色僧袍,矗立朱棣一側的道衍眼見此情此景,微微一笑後轉頭對朱棣朗聲說道:“殿下,依朝廷禮法,一眾王爺不得使用明黃色琉璃瓦,否則便是僭越大罪,今日您奉天靖難之時,身處昔日韃子皇帝的皇宮之中,風吹落瓦,當是大大的吉兆。看來天意合該如此,他日功成之時,便要讓這屋頂的瓦都作明黃色了。”

朱棣當即傳令手下張玉,朱能,張信,邱福,柳升等人各率兵馬攻擊北平各處城門,務求最短時間內掌控全城。

一眾燕王府將校士卒昔日便早已知曉,目下眾人身處的王府便是由昔日韃子皇帝皇宮所改造,此時再聽得道衍這般合情合理的言語,心中對於謀逆作亂可能帶來的滅門之禍漸漸被從龍有功,封妻蔭子的狂熱所掩蓋,紛紛舉起手中血淋淋的刀劍怒吼,表示效忠燕王殿下,尾隨將領們一湧而出,順著長街衝去。

朱棣步出王府大門,翻身騎上汗血寶馬,回首之際眼見道衍獨自矗立院中,心中不禁暗自忖道:天命之說純屬虛妄,隻好去騙那些愚夫愚婦,縱然天命在他不在我,朱棣今日也唯有逆天行事,使得乾坤倒轉。想到這裏,揮鞭策馬下率領一眾燕山三衛兵馬朝前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