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天縱奇才(1 / 2)

徐瑛騎著“烏雲蓋雪”和朱權同行。

馬三保策馬在他二人身後,看了看徐瑛女扮男裝假扮衛士,騎了神駿之極的馬兒,朱權身穿親王服飾反而騎了匹劣馬,忍不住心中好笑,心道:殿下的床給徐姑娘霸占了,馬兒也給霸占了,再過些時日,連我都搞不清楚到底誰是王爺了。

朱權策馬緩行,心中想的是先前自己和三個老頭兒說過的話,想起自己曾說什麼拿衝鋒槍突突日本鬼子的話,以及造槍所需要的礦物資源,腦中突然想道:看地圖上顯示,這明朝時候的遼東,其實就是咱們後世的東三省,日本鬼子侵略咱們中國的時候,把那個滿清最後一個皇帝,軟骨頭的溥儀當作傀儡,在東三省搞了個什麼滿洲國。日本那個極富侵略擴張性的島國,極度缺乏礦產資源,他們占據東三省,是因為這裏不但有數之不盡的礦物資源,而且還盛產糧食。掠奪咱們的資源用以支持他們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數量巨大的消耗,看來這個地方對咱們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不容有失,待解決了納哈楚這幫家夥,回去應天得跟朱老爺子說說,讓他多派點兵來,把這遼東守牢了,年代相隔太遠,我拿日本鬼子沒法子,但東北那邊還有什麼老毛子之類的家夥,反正一分一寸都是咱們的,必須看住了,想打主意的家夥們,先問問咱們的火銃大炮答不答應。

他跟隨大軍出征以來,耳聞目睹之下,早已明白了兩軍交戰,雙方所持有的資源,無疑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隻不過古代戰爭的資源種類較少,主要集中在錢糧和人口,馬匹上。而後世的戰爭中,金屬礦物資源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飛機,大炮,坦克那些玩意兒不都得用金屬製造麼。

傍晚大軍紮營之後,馮勝的帥帳之中,端坐著主帥馮勝,副帥傅友德,燕王朱棣,寧王朱權,曹國公李景隆,藍玉,王弼,錦衣衛指揮同知蔣賢,以及武定侯郭英,南雄侯趙庸、東川侯胡海、前軍都督商焉等眾將。

馮勝目光掃視了一遍眾人,緩緩說道:“大軍目下距離納哈楚遼東元軍的金山不遠,本帥今日便要說明咱們的打法。”略微一頓後,眼見眾人都是凝神靜聽,微笑接道:“納哈楚這個兔崽子不肯輕易投降,其實是看準了咱們大軍有差不多四分之三是步卒,而且攜帶大量糧草輜重,行軍速度遠遠比不得他麾下盡是騎兵,來去如風。希望遊弋在這廣闊的遼東平原之地,借此拖延時間,消耗咱們的糧草,等咱們挨不住了再行出擊,和我軍決戰。”

眾將都是久經戰陣的軍旅之人,聽得馮勝解說納哈楚這麼個拖延戰術,都是忍不住皺眉。

朱權忖道:納哈楚這老東西被稱為元朝宿將,看來果然有那麼兩下子,他這麼個拖延戰術看似簡單,但正是利用這平原之上,騎兵那種步卒所不能比擬的靈活機動,借此消耗咱們的糧草和士氣。

燕王朱棣突然站起身來,微笑道:“本王有個策略,以針對納哈楚這種拖延之計,說出來請馮帥和副帥指教一二。”

他畢竟身為親王,馮勝緩緩說道:“殿下請說。”

燕王朱棣來到馮勝身後的地圖前,拿起一根棍子,轉頭看了看朱權,微笑道:“以權弟所說,遼東元軍以部族分為了納哈楚,觀童為主的”劄剌亦兒部”,和兀良哈三衛,以及其餘小部落。”說著話,以棍子指向地圖上根據朱權所述,劃出的大致分屬這些部族的地盤。接道:“納哈楚所具有的優勢在於其麾下全是騎兵,行軍速度遠勝我軍,但這也是他們的短處所在,因為騎兵人要吃飯,馬要吃草,現在正值隆冬時節,草木枯竭,所以納哈楚大軍糧草消耗,比咱們十七萬大軍定是隻多不少。咱們也不追趕他們,隻須選定一個地方穩穩紮下牢固營寨,先和他們耗上一段時間。”

曹國公李景隆皺眉問道:“若是遼東元軍糧草充足,消耗起來咱們未必能占上風。”

燕王朱棣點了點頭,緩緩說道:“遼東元軍倒底糧草是否充足,也難以斷定。不過咱們大軍紮下營寨之後,也不是無所事事的坐等,咱們漢人和這些遊牧部族的最大區別就是咱們會種地,他們是放牧為生。”

馮勝和傅友德對望了一眼,都沒有說話,眼中都是閃現過一絲訝然之色。其餘眾人臉上都是一片不明所以然之色。

朱棣接道:“遼東平原,土地肥沃,而咱們大明朝民屯,商屯,之外還有軍屯,邊地軍士沒有戰事之時,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田,所以咱們大明朝的士卒,那是人人都會種田,既然咱們大軍糧草充足,那選好地勢之後,修築營寨,開始墾荒種地,把這些韃子放牧的草地挖成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