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做事要嫻於應變——處變不驚巧應對,力轉乾坤扭亂局(2)(3 / 3)

事事順通很難,但隻要你多花點心思,多角度考慮問題,也許事情就會變得容易許多。很多人在辦事的時候,往往會依據經驗確定辦事的原則和方法,然而這並非總能奏效。第一次遭到對方拒絕的時候,往往也是真正考驗一個人辦事能力的時候。善於辦事的人懂得變通,這等於增加了更多機會。

楊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級主管,他麵臨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麵,他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另一方麵,他也非常討厭自己的上司,經過多年的共事,最近他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在經過慎重思考之後,他決定去獵頭公司重新謀一個別的公司高級主管的職位,獵頭公司告訴他,以他的條件,再找一個類似的職位並不費勁。

回到家中,楊先生翻來覆去地想,還是覺得自己對這裏非常滿意,除了那個討厭的上司。可是有什麼方法能改變這一局麵呢?忽然,他靈機一動,想出了另外一個方法。他把正在麵對的問題換一個思路考慮,即把正在麵對的問題完全顛倒過來看——他想到的是:我能不能讓上司辭掉這個工作呢?

第二天,他又來到獵頭公司,這次他是請獵頭公司替他的上司找工作。不久,他的上司接到了獵頭公司打來的電話,請他去別的公司高就。因為新的工作也是待遇優厚,所以他的上司沒考慮多久,就接受了這份新工作。

這件事最恰到好處的地方,就在於上司接受了新的工作,結果他的位置就空出來了,於是楊先生順理成章地坐上了以前上司的位置。

在這個故事中,楊先生本意是想替自己找個新的工作,以躲開令自己討厭的上司。但他選擇了變通,換了一個角度,為他的上司找了一份新的工作,結果,他不僅仍然幹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且擺脫了令自己煩心的上司,還得到了意外的升遷。

有一則腦筋急轉彎這麼說:“一個人要進屋子,但那扇門,怎麼拉也拉不開,為什麼?”回答是:因為那扇門是要推開來的。

懂得變通,懂得換位思考的人,從來都是聰明的。他們總能獨具慧眼,找到一條新的路,讓自己取得成功。而不敢創新或者說不願意創新的人,他們頭腦中的標準已經固定,這使他們常常不能換其他方法去想問題,結果當然是失敗。

我們在辦事中,怎樣變通方法,另辟蹊徑,達到辦事成功的目的呢?

1.擺脫思維定式的束縛

世界是經常變化的,人也不能固守著自己的思維而不求突破,有優勢的人常常以為倚仗自己的優勢就可以無往不利,他忽略了當外麵世界變化時,優勢也不會永遠保持下去,不突破這種固定的思維束縛,我們原有的優勢也會變成劣勢。

2.變換思維

有一家生產圓珠筆的公司,生產出的圓珠筆一直不受市場歡迎,其原因是,這家公司生產的圓珠筆雖然油很實惠,但油還沒有用完的時候,筆尖就會壞,投入市場後效果一直不好,怎樣解決質量問題呢?工廠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筆尖進行了改良,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最後,廠裏決定麵向社會廣泛征集改良方案,並許諾重金。

廣告發出後,征集的方案還真不少,但最後公司采用的卻是一個小女孩的建議。她的建議也非常簡單:縮短筆杆長度,筆尖壽命將盡時,恰好用完油墨。小女孩的聰明正在於大家都把眼光放在筆尖上,隻有她逆向思考,把眼光放在筆杆上,取得了成功。

3.學會改變思路

任何規則都是人製定的,在必要時我們要善於改變,而不能一味堅守著過去的規矩。改變做事的規則,我們就掌握了辦事的主動權。很多人總是在路走不下去的時候,才想著改變,而事實上,這時已經太晚了。我們要獲得主動,就應該未雨綢繆,在最適合的時候作出改變,這樣才能永遠走在他人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