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曾說:“如果我總是表現得胸有成竹,那是因為在提出任何承諾前,我都是經過長期深思熟慮,並預見可能發生的情況。”
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時時都充滿了危機感。因為他知道,風險無處不在,人生充滿了變數,各種風險因素都是自己所不能控製的,這就意味著安逸隻是暫時的,一旦明天某個因素發生變化,可能後天就需要麵對失敗。如果你沒有危機感,對於可能發生的事情缺少應對的策略,到那時候,你就隻可能束手無策。
重要的事放在前麵去做
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每件事情的重要程度也是不相同的,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哪些事情是關鍵的。把最重要的事和關鍵的事放在前麵去做。
如果你在生活中留心,就會發現一個事實:總是那些20%的客戶帶來80%的業績,世界上80%的財富被20%的人掌握,世界上80%的人隻分享了20%的財富。做事也是一樣,我們每天處理的事情當中,隻有20%的事情才是重點問題,這20%的事情決定了80%的結果,這就是所謂的“帕累托法則”,也叫“二八法則”。
做事高效的人懂得,他們必須要完成許多工作,但並不是每件工作都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因此,他們會集中一切資源以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堅持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麵去做。
美國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查理斯·舒瓦普向效率專家艾維·利請教“如何更好地執行計劃”的方法。
艾維·利聲稱可以在10分鍾內給舒瓦普一個建議,這建議能把他公司的業績提高50%。艾維·利遞給舒瓦普一張空白紙,說:“請在這張紙上寫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舒瓦普用了5分鍾就寫完了6件最重要的事。
艾維·利接著說:“現在用數字標明每件事情對於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性的次序。”
舒瓦普又花了5分鍾標明了6件事的順序。
艾維·利說:“好了,把這張紙放進口袋,明天早上你第一件事就是把紙條拿出來,做第一項最重要的事情。不要看其他的,隻是第一項。著手辦第一件事,直到完成為止。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對待第二項、第三項……直到你下班為止。如果隻做完第一件事,那也不要緊,你總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
艾雛·利最後說:“每天都是這樣做——您剛才看見了,隻用10分鍾時間——你對這種方法的價值深信不疑之後,叫你公司的人也這樣幹。這個試驗你想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後給我寄張支票來,你認為值多少就給我多少。”
一個月之後,舒瓦普給艾維·利寄去一張2.5萬美元的支票,還有一封信。信上說,那是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一課。
5年之後,這個當年不為人知的小鋼鐵廠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鋼鐵廠。人們認為,艾維·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沒。
舒瓦普也常對朋友說:“艾維·利教會了我和整個團隊堅持揀最重要的事情先做,我認為這是我的公司多年來最有價值的一筆投資!”
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每件事情的重要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很多人因為在有限的時間裏做了太多不重要的事,以至於擠走了做重要事情的時間。查理斯·舒瓦普的成功在於他能按事情重要程度的次序來做事。能夠先解決重要的事情,也就解決了事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