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魚時不時翻動魚身,會使魚變得爛碎,看起來就不覺得好吃;相反地,如果盡煎一麵,不加翻動,魚將粘住鍋底或者燒焦。最好的辦法是在適當的時候,搖動煎鍋,或用鏟子輕輕翻動,待魚全部煎熟,再起鍋。
不僅是烹調需要秘訣,做一切事都是如此。當準備工作完成後,進行實際工作時,隻需作適度的調整,應該有條不紊,順其自然地進行下去。
人的能力有限,無法超越某些限度,如果能對準備工作盡量做到仔細研究、慎重實施的地步,至少可以將能力做更大的發揮。
辦公室條理化的安排確實會影響到時間的利用,值得我們細加分析。因此,試著安排一些獨處時間(但是不能做得太過分,以免別人有重要事情時也無法接近你),並調整一下你周圍的擺設,這樣你就能在最少的幹擾下從事你手上的事情了。
今天的世界是思想家、策劃家的世界。唯有那些做事有秩序、有條理的人,才會成功。而那種頭腦昏亂,做事沒有秩序、沒有條理的人,成功永遠都和他擦肩而過。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事一定更要講究有條理、有計劃。比如,把家裏整理得井井有條,東西不亂放,看完的書要放回原處,衣櫃裏的衣服要分類擺放等。雖然說,這些都是細小的行為,但卻可以影響家庭成員養成做事有序的好習慣。當然,若想養成做事有序的好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和恒心,還要善於抓住契機進行適時的調節。
無計劃行事的人,往往會一事無成,他們行事毫無章法可言,就像沒頭蒼蠅一樣亂撞。即使偶爾成功了,也要比其他人多走很多彎路,到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其實做人和做事一樣,都要有序化,隻有合理地安排自己將要做的事情,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雜亂無章的行事風格,定會招致失敗。即便偶爾能夠成事,那也將會維持不久,草草了事。
做事有序的習慣,從長遠來看,是要對人生有所規劃。從細節方麵來說,則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規律、時間安排有計劃。而在自我意識層麵上,則是要自我管理有條理。因此說,可以通過以下幾步,有序合理地分配自己的行為:第一,發現或確定人生的主要目標;第二,著手準備實現自己的目標;第三,製定個人職業發展短期目標,規劃個人發展的一些細節;第四,策劃如何實現短期目標;第五,將計劃付諸行動;第六,適時的修改和更新職業發展的目標。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贏得成功。
合理地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而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會有充裕的時間。雖說時間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但它卻是最寶貴的東西,因為有了時間,我們就有了一切。為此,我們要合理地規劃好自己的人生,避免浪費自己的大好年華,用合理有序的步驟去譜寫人生壯麗的篇章。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預先、事先,指事前做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成功;廢:敗壞、失敗。凡事預於先,謀於前,做足準備,往往能占據主動,確保事情的成功。否則,事發突然,或計劃趕不上變化,往往讓人手忙腳亂、窮於應付,甚至連可以避免的失誤都避免不了,處處陷於被動之中。
A和B兩人同時從一所酒店管理學校畢業,並一起進入同一家酒店工作,可是三年之後,兩個人的差別卻非常大,A已經是酒店的副總經理了,而B卻還是一個一線的普通員工。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B對A說:“我就搞不懂,為什麼我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而三年的時間,卻讓我們之間產生了如此大的差異呢?難道你有什麼絕招嗎?”B向A請教他的成功之道。A說:“其實也不是什麼絕招,隻是從進入酒店的第一天起,我就為自己規劃好了成長計劃:三個月後要做到優秀員工,半年之後做領班,一年後做主管,兩年之後做經理,三年之後做副總經理,五年之後要做總經理。製訂好計劃之後,在工作中我就以此來鞭策自己,比如我計劃好半年之後要做領班,那麼在成為領班之前,我就在思想、行為、日常工作等方麵都以領班的工作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雖然我現在還不是領班,但是隻要我各方麵的素質都達到了領班的標準,都按領班的要求做到了,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就一定會成為領班。那麼實現了第一個計劃之後,再以同樣的方法實現第二個、第三個計劃,當我成為領班之後,我就以主管的標準要求我自己,不久我就當上了主管;當我是主管的時候我就以經理的工作標準要求自己,後來就當上了經理,一直到現在,雖然我已經做到了酒店的副總經理,但是我還是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我還會朝著目標繼續努力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啊!”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真是一語道破天機。事先有了準備和計劃,就有了奮鬥的目標和方向,並時刻以此鞭策自己的行為,這就是A之所以成功的絕招啊,這個方法是不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和借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