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做事要精於籌劃——預則立不預則廢,運籌帷幄勝千裏(1)(1 / 3)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不管幹什麼事,事先都要有明確的目標,都要有一個打算和安排。隻有預先做好了安排,有了準備,有了計劃,才能把事情辦好,明確了奮鬥目標,有了具體的工作、活動程序,也就有了監督檢查的依據,這樣可以增強自覺性,減少盲目性,從而也就可以合理地安排人力、物力、財力、時間,使工作、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做事情首先要有目標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能夠讓自己信服且為之奮鬥的目標,當明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後,你便找到了奮鬥的方向,你便會明白:什麼事情是重要的,什麼事情是不重要的;什麼樣的知識是必須掌握的,什麼樣的知識即使不掌握也沒關係。

很多成功人士都有這樣的切身感受:明確的目標能給自己帶來激情的火花,它如同成功的助推器,能推動自己向目標靠近。一個人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就會失去崇高的使命感,同時也就喪失了進取的活力,這也是很多人之所以失敗的原因。

明確的目標能夠激發我們的鬥誌、開發我們的潛能;沒有目標,夢想便無處依歸。就好比一位跳高運動員,倘若不在他的前麵放一根橫杆,而讓他漫無目的地自由跳高,他就永遠也無法跳出好成績來;隻有在他麵前放置一根橫杆,讓他明確目標,才能讓他不斷超越,橫杆不斷升高,成績也越高。

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目標必須是長期的、特定的、具體的、明確的。

他說,曾經有一位年輕人由於職業上的事情特地前來找他幫忙,這位年輕人大學畢業已經4年了,他舉止大方,並且頭腦聰明。

希爾先從年輕人目前的工作談起,並了解了他所受的教育情況、家庭背景以及對工作的態度。然後希爾問他:“你找我,目的是不是就是讓我幫你換份工作呢?

年輕人答道:“是的。”

希爾又問:“你想要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呢?”

年輕人回答說:“問題就在這裏,我真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後來,希爾幫他和幾個老板進行了接洽,但幫助都不大,這說明這種誤打誤撞的求職方法並不高明。拿破侖·希爾讓他靜下心來,先想明白自己適合哪項工作。希爾說:“不妨讓我們換個角度想一下,10年以後你希望自己是什麼樣的狀態呢?”

年輕人沉思了一會兒,說:“我希望我的工作和別人一樣,待遇很優厚,並且能夠買下一棟好房子,但是,更深入的問題我還沒考慮好。”

希爾告訴年輕人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他接著解釋說:“你現在的情形就好比是跑到航空公司裏說‘給我一張機票’一樣,除非你說出你的目的地,否則人家無法賣給你。同樣道理,除非我知道了你的工作目標,否則我無法幫你找到合適的工作。隻有你自己知道你的目的地。”

這番話讓年輕人不得不重新開始認真地思考。兩個小時過後,這位年輕人滿意地離開了。希爾相信他已經學到了重要的一課,那就是:出發以前,先明確自己的目標!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和這位年輕人一樣,總希望幸運之帆能夠將自己帶入某個富裕的港灣。當自己在未來的“某一天”退休時,他們渴望能夠在“某一個”美麗的小島上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如果要問他們如何才能實現這個目標時,他們便會很茫然地回答:總會有辦法的。

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孩子,到沙漠去獵殺駱駝。到達目的地後,父親問老大:“你看到了什麼呢?”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父親搖搖頭說:“不對。”父親以相同的問題問老二,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父親又搖搖頭說:“不對。”父親又以相同問題問老三,老三回答:“我隻看到了駱駝。”父親高興地點點頭說:“答對了。”

這則故事是在告訴我們:一個人若想走上成功之路,首先必須明確自己的目標。一旦目標確立,就要做到心無旁騖,集中全部精力,勇往直前。

在人生中,如果不能明確自己的目標,就無異於盲人騎瞎馬,其前景絕對不可能樂觀。一旦有了自己人生的目標,還必須明確它。因為,模糊不清的目標不但不能使自己到達成功的彼岸,反而會讓自己陷入種種迷惑之中,這樣就會覺得成功遙不可及,最終隻能無法實現。

積極籌劃,有序做事

做事有序化,可以幫助人們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情,而不會顯得手忙腳亂。而做事無章的人,將無法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也無法很好地進行學習和工作。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做事雜亂無章、沒有計劃的人,將會比其他人走得更累、更辛苦。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事要像拴在大繩上的網一樣,有條理,而不紊亂。這句話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條理分明,要弄清楚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然後,按照事物成長的固有的順序,依次去做。隻有這樣工作起來才不紊亂,事情也才能做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不這樣做,東一耙子,西一掃帚,工作起來雜亂無章,就做不好事,有時根本就做不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