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已經退休的井深大提著手提式錄音機和一副耳機,來到盛田昭夫辦公室,抱怨道:我喜歡聽音樂,但不希望影響別人,又不能整天坐著不動而想到處走走,隻好提著這笨重的錄音機。井深大的一番抱怨,啟發了盛田昭夫的想象力:對!應該研發一種小巧輕便型的能隨身攜帶的單放機。那樣,喜歡聽音樂的年輕人,清閑無事的老年人一定會十分喜歡。
盛田昭夫說幹就幹,雖然公司內很多人滿足於現狀,不願意冒風險來研製這種輕便型聽音樂的機子。然而,喜歡創新的盛田昭夫力排眾議,表示由他承擔失敗的責任。結果,1979年6月索尼公司正式向市場推出了“隨身聽”的產品,其音質清晰而保真、樣式小巧而精致,3萬日元的價格也適合年輕人的腰包。“隨身聽”快速地在日本市場上風靡開來,隨之又在國際市場上流行。與此同時,“隨身聽”還帶動了索尼公司的耳機生產,使他們躋身於全世界最大耳機製造商行列,占有日本市場一半的份額。
一個小小的索尼“隨身聽”,一下子改變了全世界絕大多數人聽音樂的習慣,改變了他們的休閑方式。小澤征爾、卡拉場、祖賓梅塔等一些著名的音樂指揮家,也喜歡上了“隨身聽”。“隨身聽”不僅給索尼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帶來了崇高的聲譽。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勤於思考,敢於創新的盛田昭夫。
達爾文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應變力也是戰鬥力,而且是重要的戰鬥力。得以生存的不是最強大或最聰明的物種,而是最善變的物種。”這種應變力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主要表現為創新能力,創新是高速發展最有力的支撐。傑克·韋爾奇說:“在目前這個競爭激烈的新經濟時代,缺乏創新、不思進取對一個創業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創新,就是指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能夠勇於突破常規思維的束縛,提出新的獨到的見解與方法,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在不斷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創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勤於思考是創新者的必備素質。
轉換思路,出奇製勝
有時候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們之所以束手無策,不得要領,往往是因為我們的思維限定了我們的發揮。隻要轉變自己的思路,就可以找到更好的辦法,達到出奇製勝的效果。
俗話說,思路決定出路。在工作中,我們可能無法改變許多東西,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思維,找出最有利的答案和方法,幫助自己獲得成功。很多人折騰了半天,但是沒有一點成效,這就是一種悲哀。一種好的思維方式是引導你走向成功的快捷之路。
上世紀七十年代,紐約自由女神像重新翻修,美國政府廣泛招標清理廢料的,但幾個月過去,無人問津。當時遠在法國旅行的一名猶太商人,聽到消息後,立即飛往紐約簽約,他聘請工人進行分類,然後把不同的廢料加工,製成各種自由女神紀念品出售,不到3個月,這堆廢料讓他賺到了350萬美元。
垃圾在普通人眼裏就是廢物,一文不值,但是在一些人眼裏卻充滿商機,於是他們抓住機會獲得了成功。思維的差異導致了行動的差異,而行動的差異,導致了結果的差異,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差異僅僅在思維方式不同。
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則故事:一老一少兩個和尚外出化緣,走到深山迷路,老和尚問小和尚:“如果往前走是死,往後退是亡,你往哪裏走?”小和尚稍加思考後回答:“我往旁邊走。”“往旁邊走”是一種思維,這種思維開辟了一條生路。
這則故事給我們一個啟迪:思維正確與否關係到成敗。
“問題”是激發思考、激發創造的源泉。有時,我們需要逆向思維的睿智。事物的本質常常隱藏在現象的背後,前進的道路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當我們感到“此路不通”時,換一種思維方式,朝相反的方向去思考,也許就會發現,原來所忽視的正是成功最需要的。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從特別的角度來思考,能用特別的方法來解決。“獨特性”會使原本普通的事物變得奇妙,使不能解決的問題迎刃而解。
一對夫妻帶著一個5歲的孩子去租房子,他們敲開了房東的大門,沒想到房東說公寓不招有孩子的住戶。於是,他們默默地走開了。那5歲的孩子,卻又跑回去敲房東的大門:“老爺爺,這個房子我租了。我沒有孩子,我隻帶來兩個大人。”房東聽了之後,高聲笑了起來,決定把房子租給他們。
職場中競爭激烈,稍不留神就會被別人所取代,因此具備與別人不一樣的創新應變能力和思維方式,將大大增加一個人在職場競爭中製勝的砝碼。在職場中,我們常常煩惱效率提不上去,覺得有心無力,或許就是因為我們已經陷入了思維慣性的怪圈裏,沒有找出好的方法和技巧來提高工作效率。人的大腦裏蘊藏著豐富的寶藏,而思維是其中最珍貴的資源。當我們在工作中陷入瓶頸和困境的時候,我們不妨轉換一下自己的思維,找出更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來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