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年,李克定南下攻克江寧,決定遷都上京,改上京為大都,史稱北唐。
李克定開創了明宗中興,但之後曆代皇帝消極怠政,朝廷腐敗,天災不斷,疆域大大縮水,北邊退縮到長城,河套再次丟失,西北退縮到嘉峪關,遼東盡失。唐哀帝李濟即位後,天下一片大亂,皇帝有心改革,卻力不從心。
太清元年1201年,黃河水患,朝廷腐敗,賑災緩慢,致使大量百姓流離失所,商丘河工劉誌有揭竿起義,號稱紅巾軍,唐末紅巾之亂開始。起義迅速席卷天下,各地烽煙四起,北邊蒙古叩關,內憂外患之下,北唐漸漸走向滅亡。
在這場起義中,我們的主角,下一代王朝的締造者登上了曆史舞台,規模龐大的起義軍和蒙古大軍對撞,在這場民族之間的生死存亡的戰爭中,一段壯烈的曆史由此展開。
---------------------
永平元年1202年,紅巾軍趙四平部,趙四平在和州起義,一年多時間拉起了三萬多人的隊伍,如今占據和州,一時間卻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和州城中有一個寺廟,寺廟裏有個客人,不是和尚,不是香客,卻是個道士。
這個道士奇怪得很,平時什麼都不做,就是晚上的時候看著天上的星星發呆。
不用多說,這是個高人,但他確實不是什麼高人,此人叫傅之源,本是個讀書人,卻不知為何迷戀上了看星象,他活了三四十年,看過無數星象,說實話,看準的沒有幾次。
但是大家都相信他是高人,是能預知未來的神人。
這天晚上,他又看著夜空,不時點點頭。一個平日裏賣雜貨的小走卒來到他麵前,氣喘籲籲的叫道:“天師!天師不好了,趙將軍派人來抓你了。”
傅之源眉頭一挑道:“不用擔心,我早有準備。”
小走卒道:“天師早就算到了,還好還好!”
小走卒放心了,正要走,傅之源拉住他道:“小哥別走,小哥,可否幫我個忙?”
“天使盡管吩咐。”
“你去軍營,找我的同鄉徐進,告訴他,趙四平不成大器,若是想出人頭地,就去東邊投靠張都督,至於怎麼應付趙四平,就告訴他往西邊走。”
說完,傅之源趕快逃走了,小走卒也找吩咐去找到了徐進,徐進不過是個小小的夥頭,聽了傅之源的話,想了想,就照著做了,第二天離開了和州,前往東邊的徐州投靠紅巾軍兩大都督之一的張昭良。趙四平也屁顛屁顛的向著西邊去了。
傅之源這輩子沒看準過幾個人,但是這次的兩個他看得無比準。
徐進的道路且不說,趙四平西進後,先敗唐軍,再收德安,又被之後的鄭軍收編,倒是威風了好久,最後又站隊成功,活到了改朝換代之後。
這一切都圍繞著這個亂世,一年後,徐州,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背著行囊,一身破爛走進了徐州城,看著義軍旗幟插遍城頭,他微微一笑。
“終於能有口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