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拖拉——事到臨頭才想起,你還有多少時間(2 / 3)

第三家公司:

老板:小張今天工作忙不忙?

小張:剛忙完,正在做別的。

下班時老板對小張說:你明天不用來了。

小張:為什麼?(眼角終於掉下一滴年輕人的眼淚~)

老板:因為你做事沒有效率,有些事不會一起做嗎,公司要你何用。——忙

無可救藥的懶惰:有不少同學覺得自己拖拉是因為自己懶惰,甚至你的父母也常這麼說你,其實,你的拖拉讓你逐漸有了惰性,而你的惰性又讓你不斷地拖拉,這是一個怪圈,用懶惰作為借口,是最糟糕的,因為所有的責任全推出去了,就如同一個人這麼告訴你,“我就這樣了,你能把我怎麼著!”

你可以為拖拉(拖延)找到各種原因,也可以拿任何事情作為借口,但可以肯定的是,拖拉不能使事情自動解決,反而會因此產生壓抑、自責、後悔、自尊心下降等負麵的感受。

拖拉有很多原因,一般來講,有兩種情況最容易出現拖拉現象:一種情況是你認為事情很簡單、很容易完成,於是便將這件事拖下去,直到最後期限才去做;另一種情況是你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把握,感覺困難,於是遲遲不肯行動。

你要記住一點:無論是哪一種拖延,都隻會把事情變糟糕。

你把時間浪費在哪兒了

時間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對誰都很公平,有時候你會覺得度日如年,有時候你會覺得光陰似箭。法國思想家伏爾泰曾出過一個意味深長的謎:“世界上哪樣東西最長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重視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沒有它,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於消滅,使一切偉大的東西生命不絕。”其實,謎底就是時間: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因為它永遠無窮無盡;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因為它使許多人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對於在等待的人,時間最慢;對於在作樂的人,時間最快;它可以無窮無盡地擴展,也可以無限地分割;當時誰都不加重視,過後誰都表示惋惜;沒有時間,什麼事情都做不成;時間可以將一切不值得後世紀念的人和事從人們的心中摳去,時間能讓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你肯定有過這樣的體會,假期往往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就過去了。當你完全投入一件事情中時,你的時間過的也是飛快。

時間很殘酷,過去了就永遠不會再回來,時間是寶貴的,可是你知道這寶貴的時間往往被你在不知不覺間浪費掉了?

有這樣一個描述:如果人們問一位領導者:“您今天上午做了什麼,花了多少時間?”答曰:“起草報告花了3個小時。”其實,在這3個小時中,他喝茶,抽煙花費了18分鍾,中途休息了兩次,花費了23分鍾,與同事聊天,花費了27分鍾,接3次電話,花費了5分鍾,這樣總共花費了73分鍾,實際上真正用於起草報告的時間隻有1小時47分鍾。驚人嗎,原來時間就是這樣被浪費掉了。

你知道你的一生是怎麼度過的嗎?有人做了這樣一份統計:

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這裏取平均值:70歲。你可以看看自己70年的時間是怎麼度過的。

人一生中站立的時間最長,在不知不覺中站了30年,要準備幾雙好鞋子啊!

睡臥的時間居第二位:23年。為此,不要忽視你的床榻、休息環境與條件。

準備一把舒適的椅子吧,坐著的時間居第三位,人一生要坐17年。

鞋子至關重要,因為走路還要消耗你生命中的16年。

盡管勞動是生活的必需,可人用於工作的時間總共才有10~12年。

人補充能量的時間竟是工作時間的一半:一生中要在飯桌上度過6年。

等車的滋味難受嗎?人一生花在等車上的時間是3~6年,這要由家到工作單位的遠近而定。以等一次車10分鍾計算,人要在車站上度過170個晝夜。

長嘴就要說話,人一生用於交談的時間需要2年。

從新聞聯播開始計時,至正常的就寢時間止,人一生就要在電視機前度過2128個晝夜,約6年。

其餘的內容我們以天計數。

人一生要笑:623天。

做飯:560天。

感冒:500天。

學習:440天。這440個晝夜是指學校以外的學習。

接受中小學義務教育:405天。

節日活動、家庭聚會、學友聯誼:375天。

書信來往、填各類表格:305天。

書報閱覽:250天。

打電話:180天。

女性一生用於穿戴打扮的時間約531天,男性僅177天。

刮胡子是男人的“專利”,同時要為它付出140天的時間。

在洗澡時間的分配上也是男女有別:男人一輩子用在洗澡上的時間是117天,女人是531天。

梳頭:108天。

刷牙:92天。

流淚:50天。

時不時會有人輕叩你的房門,他們或許是查電表的,或許是收水費的,或許是收繳煤氣費的……總之在你的一生中,你的房門被不間斷地敲3~6天。

積水成淵,積土成山,你一生看表的時間加在一起,要3天。

人的一生就是這樣度過的。

原來人的一生就這樣度過了,你有時間被浪費掉嗎?據心理學家的調查,中學生在學習時浪費時間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主要有以下10種表現:①胡思亂想;②坐立不安;③東尋西找;④勤去廚廁;⑤讀寫書信;⑥亂寫亂畫;⑦電視吸引;⑧抓耳撓腮;⑨閉目打盹兒;⑩受人幹擾。

你想知道你的時間怎麼浪費的嗎?給你一個建議:學會記錄時間。在做完一件事之後,立即記錄下所耗費的時間,每天一小結,連續記一周、兩周或一個月,然後進行一次總體分析,看看自己的時間究竟用到什麼地方,從中找出浪費時間的原因。我曾經做過3個月的嚐試,發現我的時間浪費很厲害,正是通過這個辦法我改掉了很多壞習慣。你也可以嚐試下,它對於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收效甚大。

【家長之困——誰造就了孩子的拖拉】

孩子是你的翻版

很多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很拖拉——吃飯拖拉、起床拖拉、寫作業拖拉……總之,隻要是你能看到的事情,你總覺得他在拖拖拉拉的。為什麼孩子會拖拉?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拖拉是因為他們沒有自製力,不會利用自己的時間,但這是真的嗎?

我身邊有很多為人父母的朋友,每次聚會多數人不能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到達,總之,要比約定的時間晚些。每次來了他們就開始解釋,找了各種各樣的理由。要命的是每次聚會他們往往帶著自己的孩子,當你當著孩子的麵為你的拖拉找理由時,你在告訴孩子,拖拉有時候是被允許的,因為確實有理由。

其實,不僅如此,我跟很多父母聊過天,聊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發現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拖拉者”。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當你在家做好飯時,是不是通常要喊你的另一半吃飯,有時候喊了不止一次,結果慢慢地你也開始喊自己的孩子吃飯了。你有沒有發現,孩子往往會跟你一塊兒看你喜歡看的電視節目,而且孩子常常跟你討論劇情。你們談得很愉快,你完全忘記了孩子要去做什麼,而且,你也不知道自己本來有別的事情做,卻沒去做。你可以回想一下,平常生活中你是否是個拖拉者,你覺得孩子是拖拉的人,那你明白了他們在學習誰了吧?

誰造就了孩子的拖拉

你的期望和施壓: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為此父母經常向孩子施壓,有時更是由於對自己的生活或地位不滿意,而把建功立業實現自己夢想的期望放在孩子身上。特別是在一些高知識分子家庭或者家族比較顯赫的家庭,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孩子必須表現一流甚至完美才被認可,有缺陷有錯誤那是不能原諒無法接受的。他們會認為錯誤是失敗的證據,令人感到羞恥,甚至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你不是第一,就什麼也不是!”這樣的家庭對孩子就是一種悲劇,孩子隻能好好努力,它會成為孩子成長的重擔,會讓孩子覺得表現平凡是無法接受的,慢慢地就會導致孩子向完美主義發展。曾有位大學老師告訴我,一次期末考試,一名低年級學生考試不及格,他滿含眼淚地懇求他,放他一馬,因為他不可以失敗,他的其他兄弟毫無長進,他是家裏剩下的唯一可以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你的懷疑:你跟孩子說過類似這樣的話嗎——“就你也能成功?”“就你也想考好?”“別傻了你不可能做好的”……總之,你在懷疑孩子的能力,覺得他不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好。你對孩子吹毛求疵,求全責備,而孩子不會懷疑父母有問題,反而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孩子很敏感,當你拿他跟別人比,尤其是跟他優秀的哥哥或者姐姐比時,會讓他產生不自信。在這些懷疑信息的重重包圍下,孩子很可能會真的相信它們,並在言行中表現出來,在麵臨新的挑戰時,或者在碰到任何類似測驗的事情的時候,他們都會退縮不前。他們本能的反應就是感到惴惴不安,而且認為“這件事我不能做”,即便他們真的做了,也會在碰到第一個小小的困難時馬上放棄,從而強化了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受到懷疑的孩子要麼懷疑自己,要麼就反抗父母,無論哪種結果都不是你想看到的。

你的控製:有些父母控製欲很強,不準孩子做這個,不準孩子做那個,對孩子的生活指手畫腳,越俎代庖。父母可以為孩子決定所有事情——做什麼,穿什麼,怎麼做,跟誰交朋友等,他們要孩子不容置疑地去執行自己的所謂“建議”。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控製孩子,相反,他們覺得自己是在保護孩子,或者是在運用自己的人生智慧防止孩子出錯。父母可以隨意製定規矩,可以隨意獎懲孩子,孩子往往被父母的反複無常搞糊塗了,同時又因為害怕而不敢直接違抗,他們隻能放慢步子,以蝸牛般的速度來做家務和作業,更要命的是,他們甚至開始不再相信不懈的努力可以得到可靠的回報。孩子會通過拖延和拒絕做事情,激怒有控製欲或者要求嚴格的父母,並削弱父母對他們的掌控。

你的疏遠: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做法,當他們正在忙的時候,孩子過來求助了,於是,母親就說找父親去,而父親就說找母親去,總之,夫妻兩個在打太極,把孩子推來推去。甚至有時候,他們幹脆告訴孩子“我很忙,不要打擾我,一邊去!”當孩子的需要不被人關注時,他們會怎麼想,慢慢地他們和父母的距離便拉開了,導致了父母和孩子情感上的疏遠,正是由於父母在情感上跟孩子比較疏遠,他們對孩子的經曆無法感同身受,因此即便在家庭的陪伴下,孩子也會感到孤立無助,孩子必須獨自解決問題。當遇到麻煩的時候,孩子必須自己設法麵對挫折和失望,這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孤寂和空虛感,這種情緒也會影響他的效率。

你糟糕的時間觀念:其實,絕大多數父母的時間管理也是一團糟糕,甚至很多父母對於時間沒什麼概念。你如果想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時間管理,你必須自己要做到。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遼寧青年參觀團在日本出席一個會議,出國前團長準備了厚厚一疊發言稿,可是屆時日方官員遞上的會序表卻寫著:“中方發言時間:10點17分20秒至18分20秒。”發言時間僅為一分鍾。這在那些“一杯茶水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的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而在日本卻是極為平常的。在日本,從工人到學者,時間觀念都非常強。他們考核崗位工人稱不稱職的基本標準就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單位時間的勞動量,時間一般精確到秒。作為父母你自己的時間觀念呢?我敢打保票,現在很多父母在工作中那真的是在混日子,在浪費時間,你自己浪費也罷,可問題就在於還要在孩子麵前顯露,結果,你可想而知了。

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當父母不斷苛責孩子,說孩子出了問題的同時,更應該反省下自己的問題。

【學子方法——成為時間的主宰,拒絕拖拉】

拖拉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浪費時間更無異於自殺。為了克製這樣的行為,我給你一些方法和建議。

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的原則之一:要事第一

每天你要做的事情可以分成四類:重要且緊急(第一象限)、不重要但緊急(第二象限)、不重要不緊急(第三象限)和重要但不緊急(第四象限),分別屬於“重要—緊急”坐標係(“重要性”為橫軸,“緊急性”為縱軸)的四個象限。

重要且緊急: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必須立刻做。

重要不緊急:重要但是不是特別緊急的事情。隻要是沒有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的壓力,應該當成緊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緊急不重要:緊急但不太重要的事情。隻有在優先考慮了重要的事情後,再來考慮這類事。人們常犯的毛病是把“緊急”當成優先原則。其實,許多看似很緊急的事,拖一拖,甚至不辦,也無關大局。

不重要且不緊急: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有閑工夫再說。

時間管理的原則之二:20/80原則

這個原則描述的是一種不公平性,譬如,在商業上,20%的顧客帶來了80%的收益;在社會上,20%的人擁有著80%的財富;生命中,20%的時間帶來80%的快樂;在朋友中,20%的朋友占據了你80%的時間;在學習中,20%的要點帶來了80%的分數。在時間管理上,這個原則告訴我們要抓主要矛盾,要將自己絕大多數時間用在能夠帶來成績的20%的內容上,簡而言之,就是將絕大部分時間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