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堅定真實的自己——是誰動搖了你的心(2 / 3)

這時,有個老人看見了,罵到:“太不像話啦!驢幫他馱了那麼多東西,還騎它,不讓它休息休息!”

他趕緊跳下來,想:“是啊,我太沒良心了。”轉念又想,我騎也不對,不騎也不對。我怎麼辦呀?於是,他沒法隻好抱著驢往前走。

有人又開罵了,“這個人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啊,怎麼抱著驢走路啊!”

他聽了氣得哇哇叫,“我把驢扔下山崖,就沒人說我了吧!”說完,他把驢扔下了山崖。

旁人仍舊在說:“這個人太傻啦,好端端的怎麼把驢給扔了呢?!”

他聽了,氣向上衝,說:“我死了總不會再有人說了吧!”說完,縱身跳下了山崖。

可是,所有路人都說:“這個人太不可救藥啦,連自己的命都不要啦!”

無論你身上有多少標簽,無論別人怎樣說你,做決定的始終都是你自己,能動搖你內心的,不是別人,隻有你自己。你會怎麼做?

【家長之困——什麼影響了父母的判斷】

什麼影響了你的判斷

你有沒有覺得現在的孩子很難教育,你認為對的事情、對的方法,到孩子身上就變了味。有時候你可能會感到委屈,你為了孩子的成長付出了很多,讀了很多親子教育的書籍,甚至報了很多培訓家長的訓練班,可效果並非如料想的那麼明顯。

有意思的是:不少家長讀了很多親子教育的書籍,結果讀得越多卻越糟糕,跟孩子的關係搞得像仇敵似的。其實,孩子的很多問題是家長自己觀察出來的,而不是孩子自身真正存在的。你研究了教育理論,用理論的眼光觀察孩子,覺得孩子這裏有問題,那裏也有隱患。你被自己的“眼睛”蒙蔽了,你過分關注孩子的“眼睛”如同黑屋子裏一支微弱的“蠟燭”,隻能看見被你的關注所照亮的東西,而這些並不是孩子的全部。

與你分享一個故事:

兩個旅行中的天使到一個富有的家庭借宿。這家人對他們並不友好,並且拒絕讓他們在舒適的客房過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給他們找了一個角落。當他們鋪床時,較老的天使發現牆上有一個洞,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年輕的天使問為什麼,老天使答道:“有些事並不像它看上去那樣。”

第二晚,兩人又到了一個非常貧窮的農家借宿。主人夫婦倆對他們非常熱情,把僅有的一點點食物拿出來款待客人,然後又讓出自己的床鋪給兩個天使。第三天一早,兩個天使發現農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們唯一的生活來源——一頭奶牛死了。年輕的天使非常憤怒,他質問老天使為什麼會這樣,第一個家庭什麼都有,老天使還幫助他們修補牆洞;第二個家庭盡管如此貧窮還是熱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卻沒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並不像它看上去那樣。”老天使答道,“當我們在地下室過夜時,我從牆洞看到牆裏麵堆滿了金塊。因為主人被貪欲所迷惑,我不願意分享他的財富,所以我把牆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來召喚農夫的妻子,我讓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並不像它看上去那樣。”

你自以為正確的方法,不一定如你想的那樣;你所看到的孩子的種種問題,也不一定就是孩子的問題。當你覺得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時,反而有可能傷害了他。

什麼會影響你的判斷,動搖你的信心呢?

作為父母你不要給孩子貼上錯誤的“標簽”,也不要被外界的錯誤信息所影響,給自己貼上錯誤的“標簽”。要想孩子成才,下邊的錯誤需要注意:

父母很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是:錯誤的對比。這是正常的,你不可避免地想將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進行比較,我想很多父母都說過類似這樣的話:“你們班上的×××這次考得好吧,怎麼你就不能像他一樣”;或者,將孩子與書上的描述對比:“為什麼你總也達不到好孩子的標準?”這樣的評價就是一種錯誤的“標簽”,當你表達給孩子時,會讓孩子的自我感覺發生偏差甚至扭曲。

父母很容易犯的第二個錯誤是:搞不清原因和結果的關係,把可能是結果造成的表象,看成是事情的原因。比如有些家長過於關注孩子的成績與表現,一旦出現偏差就說:“都是因為你成績不好、表現不佳,家庭才不和睦。”而實際上,孩子的表現可能正是不和諧家庭關係的後果。你錯誤的看法和認知,就是一種錯誤的“標簽”。

父母很容易犯的第三個錯誤是:把行為或性格誇大,認為孩子將來也會如此。比如有些家長認為淘氣的孩子可能會變成壞孩子,說謊的孩子就是品行不好,過早地對孩子定了性。孩子被你貼上了“悲慘未來的標簽”,結果你也被錯誤的“標簽”引向了歧途。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成長過度擔心,然而,往往越擔心的事情越可能成為現實,因為擔心本身就是一種心理驅動力,並緩慢地變成真實。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更聰明懂事,便試圖教導孩子采用更多正確的行為方式,可由於孩子的逆反心理往往使他們蔑視權威,家長越在孩子麵前扮演專家角色,孩子越不聽話。

你願意被這些“標簽”束縛嗎?孩子出現問題,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知道更多的經驗和理論沒有錯,但是不能被別人的經驗和理論所誤導,它們僅僅是幫你認清了一些東西罷了,你需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梳理各種標簽,處理好親子關係。怎樣幫孩子認識自己、堅定自己,在“家長方法”中有介紹。

【學子方法——走自己的路與聽別人的話】

為什麼會被各種“標簽”動搖,主要是因為你還沒有真正地認識自己。不要被認識自己所迷惑,認識自己永無終止,它伴隨著你一生的成長。情商的第一要務便是要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是件困難的事,沒有人能夠完全認識自己,但幸運的是我們能不斷地接近真實的自己,而接近的最根本方法便是思考和反思。

我們看兩個認識自己、正確對待“標簽”的方法。

“標簽”識別法

前邊分析中,我告訴大家外界的錯誤“標簽”容易讓你迷失,而正確的“標簽”卻可以讓你更了解自己,堅定自己的信念。在學習是第一要務的中學,溝通的機會是很少的,何況很多同學也不樂意聽別人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