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故時月色照人歸 第143章辨羅紗,洋人(1 / 2)

子默回來了。

景自箴的思緒隻停留在了樊老太太的這句“子默回來了”。

回來了,便是無事了。

上帝果然保佑了一個無神論者。

得到這個消息,簡直比得了休書都要令她高興。

隻是,滿腹的快意被一臉的漠然掩飾住了,樊亦白還應了一聲:“回來了便好。”而景自箴,一言不發,符合對待一個不曾謀麵人的態度。

樊老太太讓一個丫鬟去三奶奶那裏叫子默少爺過來,之前敬茶時沒見過,現在當然是要把禮數補上。

然而,丫鬟去而複返,隻是一人。

“子默少爺說,剛回來,身子不大好,不想以病容衝撞了親人,待改日大安了,他再親自登門拜會。”

“即使這樣就算了,我今日也飲了不少酒,下午在印染廠休息了一會兒,可仍是乏得很,也想早早回去休息。”樊亦白說道。

樊老太太倒無異議,“我剛才見他也是一臉疲憊,人都瘦了一圈,想必是風餐露宿地不好過,反正你們兄弟感情好,他跟你也就不拘禮數了。”

樊老太太心疼兒子,囑咐兩句,也打發他回去了。

出了樊老太太的院子,樊亦白頗有興致地說:“你倒會裝相,讓老太太以為你還沒見過子默呢。”

景自箴訕訕,“那次是巧遇,若是讓老太太知曉,倒顯得我失了分寸。”

“無妨無妨,如今不比前朝,你又不是裹了腳待在家裏沒見識的女人,隻是老人家思想古板,這事也不必在老太太麵前提起,至於子默那裏,你也放心,他是不會胡亂說什麼的。”樊亦白一副對兄弟性情十分了然的態度。

景自箴沒應聲,是啊,子默肯定是不會說什麼的,否則,樊家豈不是要掀起一場軒然大波啊,而她……隻怕是要被裝豬籠沉潭了。

不過,一連數日,這位堂弟並沒有登門造訪,而景自箴也沒有在這件事上刻意留意,因為,她正忙著跟在樊亦白身邊,盡心盡力地做一個“跟班”。

而她的舉動,令兩個人很是憂慮,一個是金福,另一個是亞東。

“少爺是不是跟少奶奶發牢騷說我不中用?所以,少奶奶才來幫少爺的忙?”私下裏,亞東對金福說。

金福撓著後腦勺,搖頭道:“我哪兒知道少爺和少奶奶說什麼私房話,要是說了,少爺也一定說我不中用,所以,少奶奶才來幫少爺的忙。”

“喂!你重複我的話了。”亞東提醒道。

“這不重要。”金福擺手,忽的,恍然大悟,道:“難道我們都被少爺嫌棄了?”

兩人對視,長歎一聲,“果然是喜新厭舊!”

景自箴是沒聽到亞東和金福的對話,她此刻正在恒芙瑞的鋪麵裏跟一個夥計學習如何辨識紗和羅。

“少奶奶,這軟煙羅是羅中上品,您看,這是雨過天青色,這是鬆綠色,這是秋香色,這一款就是銀紅色的了。”夥計一一介紹著,“這軟煙羅可以做帳,糊窗屜,遠遠看著,就像是煙霧一般,也正是因著這個緣故,才叫作軟煙羅。”夥計說著,展開手中拿銀紅色的羅,說道:“而這銀紅色的又有個別稱,叫霞影紗。”

景自箴摸著那霞影紗,果真是如夢似幻,然後,女人天性中的購買欲被激發出來,說道:“給我裁八尺,包好,另外那個天青色的也要五尺。”

“好嘞。”夥計被少奶奶忽然變換的態度感染,一下子忘了自己是在教少奶奶認料子,愣是把少奶奶當成了上門買貨的老主顧,立刻讓人拿過剪刀,哢嚓,嘶啦,裂帛之聲響起,再包裹好,恭恭敬敬地交到了少奶奶手上,差一點兒就要說:您走好,歡迎下次再來。

“錦翎,給錢。”景自箴吩咐道。

夥計連連擺手,“少奶奶,怎麼能要您的錢呢?”

“難道樊家人來買料子不用給錢?”景自箴蹙眉道。

“哦,是這樣的。”夥計解釋道,“但凡是樊家的老爺少爺、或是太太奶奶們過來買料子,都是記到賬上,等月底交到府上,用官中的錢一並結了,然後,府上再從各房的月例裏扣掉。”

“原來是這樣啊,這是先祖留下的規矩嗎?”景自箴又問。

“是少爺定的新例,老一輩時,都是每到一季,擇固定日子將料子送進府裏讓太太們選,選好了就留下,然後拿對牌去官中結賬,後來,料子的種類也多了,每樣都拿過去也不方便,而且,太太奶奶們也不像過去隻是定時定季做新衣裳,看到了什麼新款式,隨時就想著裁剪一套,於是,少爺便想了這個主意。”夥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