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不生吃即暴殄天物(2 / 2)

“橡果魔法”並非單獨產生的,它與空氣質量、牧場條件、氣候變化等因素息息相關,當然,最重要的是為優良豬種營造無憂無慮的優越成長環境。研究表明,隻吃橡果的黑蹄豬會將富含十八烯酸(又稱油酸)的健康脂肪帶進其肌肉組織中—在眾多脂肪物中僅低於天然橄欖油的油酸含量,這為豬肉在後續的醃製、發酵、風幹等工序中添加了純天然的抗氧化防腐劑,而無需製作常規火腿用的硝酸鉀納等人工添加劑。

先用海鹽醃製豬腿肉數周的習俗起源於古羅馬時代,一般在冬天進行,其他主要配料有胡椒、大蒜和糖。醃製期滿後,“鹹豬腿”會被小心翼翼地吊掛在幹燥的自然冷風可自由出入的風幹室中,陳年發酵最少2年,某些全橡果喂食級火腿甚至需近4年之久。

風幹、發酵的陳年護理會讓原始肉材縮減35%至45%的重量,伴隨著水分與油脂的流失。每當季節從寒冬轉向溫暖的夏秋,一個奇妙的現象便發生了—鹽浸過的火腿開始自發地“出汗”。這是由於無害的細菌活動分解了脂肪中無足輕重的成分,與複雜的化學分子揮發過程同步。殘餘在肉質中的唯獨宛如管弦交響樂般繁複疊加、聞起來飄飄欲仙的醇香。為方便收集從火腿上滴下來的金燦燦的脂肪油,生產者還會在風幹室的地麵鋪上一層透明的塑料紙。

曆經四季的輪回,豬肉表麵會有黴菌產生,這時就要定期檢視和清理,但肉材內部的化學反應卻不為人察覺。直至慢慢熟透,最終便到了悉心護理的收尾階段,把火腿轉入溫度恒定、濕度更高的地窖中儲藏—這最後一道工序也不簡單,全橡果喂食級的火腿至少會在地下“悶”上一年半載。

用於片切普通火腿的技能型機器刀片,在高速運轉時所產生的溫度,會破壞火腿的精致口味,增加一股淡淡的酸味。因此,伊比利亞火腿必須靠人工一片片地用刀削下。在某些傳統地區,西班牙居民還會為這項異常講究的技術活舉辦廚師競賽。

專用於切腿的支架在西語裏叫“Jamonero”,所用的專屬鋒利長刀也與普通切刀不同,其上有凹槽,是為了避免肉片粘在刀上。整個過程仿佛在舉行某個非常隆重的儀式,首先,剔除火腿外層具有保護作用的皮與油脂,但又不能把白色油脂剔得太幹淨,否則就完全沒有肥肉中香潤油滑的美味。接下來,再用手按住火腿,刀刃朝內,緩慢勻速地“推”刀。高手可以“推”出形狀整體、肥瘦搭配、不比一張影印紙更厚的紅白相間的透明生火腿片。假如薄度不夠,吃起來會感覺偏鹹,很難徹底嚼爛,更別提真正體驗到在口中瞬間融化的口感。

伊比利亞火腿薄片配上一口幹紅或雪利酒,是最典型的西班小酒館味道。一片火腿配一塊麵包或餅幹,則是在南部安達盧西亞省很流行的吃法。一些更摩登現代的西班牙菜餐廳中,“伊比利亞火腿卷蜜瓜”這道開胃菜也時常為新老顧客所青睞,但這是源自意大利的著名高級火腿“帕爾瑪”(Prama ham)的做法。

回歸到世界美食的精髓,究竟如何享受那些令人神往的高雅食材,也許並不是一道多麼煞費苦心的難題。但隻有生吃伊比利亞火腿,才對得起那一份留駐在浪漫時光裏的最原汁原味的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