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酒色世界裏的文字國王(1 / 1)

酒色世界裏的文字國王

文娛

作者:高宇

從來沒有任何一位作家像查爾斯·布考斯基一樣,有這麼兩極化的評價:一方麵,他會被讀者稱為酒鬼詩人、地下作家、肮髒的老男人、性愛描寫高手;另一方麵,他會被評論家冠以繼福克納、海明威、諾曼·米勒之後美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稱號。

和他的文字一樣令人看過一眼就無法忘記的,是布考斯基的相貌—滄桑、艱辛、掙紮等所有歲月的痕跡都刻在這張臉上。

有時候,這又是一張王者之容,因為這個酒不離口煙不離手的邋遢老男人,在他的文字國度裏,就是一位國王。

1920年,查爾斯·布考斯基出生於德國的安德納赫,他的父親是一戰的美國士兵,在他3歲時全家遷居美國。

洛杉磯是他長大、生活半個多世紀的地方,就像勞倫斯·布洛克之於紐約,洛杉磯的各個陰暗角落與落魄人群是布考斯基的寫作密碼。

13歲時,布考斯基接觸到了平生兩大嗜好:寫作、喝酒。又11年之後,另一個重要元素—女人進入他的生命。布考斯基說,他的第一個女人是個300磅的妓女,那真是刻骨銘心的體驗。

或許從那一刻開始,他此後的生命就注定不能缺少這三樣東西。

在其傳記電影《生來如此》中,布考斯基無意間拿起了鉛筆,用文字填滿了整個筆記本。

他說,那種感覺真好,如此簡單,如此快樂,“你隻需要不停地寫下去。”

這位國王的寫作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從24歲開始,布考斯基開始零星在三流雜誌、情色刊物上發表詩歌和黃色故事,到49歲才完成第一部小說《郵差》,而後逐漸為人所知,到晚年方才徹底擺脫底層生活,成為好萊塢眾多影星如西恩·潘、馬特·狄龍,搖滾巨人波諾、萊昂納德·科恩、湯姆·維茨等人的超級偶像。

《苦水音樂》

查爾斯·布考斯基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3年7月 32.00元

有人說,這位國王的文字並不上流,因為性描寫尺度太大。但如果細讀下來,你會發現布考斯基筆下的性遠不如渡邊淳一、穀崎潤一郎甚至亨利·米勒那麼讓人想入非非,因為他不會給你任何想象空間,所有語言、動作、器官全盤搬出,分毫不差。

正如當布考斯基提到酒時,沒有籠統的酒,都是具體精準的威士忌、蘇格蘭威士忌、白蘭地、老祖父波本、伏特加、樂堡啤酒、漢姆斯啤酒、麝香葡萄酒、拉丁區產紅酒……

對於布考斯基來說,寫作即生活,不同的酒,不同的女人,不同的故事。

如果你沒有打算接受殘酷的真實生活,也不要閱讀布考斯基的小說了。因為在他筆下,生活可不是錦衣玉食紙醉金迷。

“重要的不是被打的傷疼,生活本身更加難以忍受。”說這句話的布考斯基並不是矯情,因為他的生活足夠“難以忍受”:兒時的布考斯基經常受父親毒打,長大後街頭鬥毆是家常便飯,但他隻能維持30%的勝率;青年布考斯基雖然學過幾天新聞,但從未找到過體麵的工作,洗碗工、卡車司機、門衛、倉庫管理員、電梯操作員、酒保,幾乎所有底層工作都做過一遍。

西恩·潘說布考斯基寫的是平凡的靈魂在迷失的世界中的坎坷。布考斯基幾乎所有作品,寫的都是他自己的生活。

《苦水音樂》是布考斯基成熟期的作品,相比於《郵差》,布式風格更為顯著—精準、全麵的寫實,帶著殘忍的幽默與硬漢的悲傷。

整本書三十多篇小說中,前幾篇最精彩:初諳性事的小男孩、搞上剛去世父親女友的兒子、醉話連篇的出版商、讓人作嘔的大詩人、荒唐的手淫男……

在文字運用上,布考斯基有潔癖。他的文字簡潔幹淨,中國中學生英文水平即可閱讀。要模仿他的風格不難,但成為他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常年用酒精清醒自己、用性愛充實自己、用卑微下賤的工作鍛煉自己,最重要的,你必須是一個洞察生活的天才,一個鍾情文字的國王。

文字寫作者免不了被比較。布考斯基被認為和海明威相似,他們都是硬漢,愛女人,有英雄情結,寫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有人將他和“垮掉的一代”相提並論,認為他們將美國詩歌向前推了一步。

布考斯基煩死了這種比較。他說:“不要給我貼標簽,我是獨立的個體,我做自己的事情。”

當美國記者仍然不識趣地問他對凱魯亞克、尼爾·卡薩迪、金斯伯格等人的看法時,這位文字國王終於忍無可忍地爆發了—“垮掉風潮流行時,我一直在喝酒,並沒有寫作。”